作者:张友娟  单位:高坪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发布时间:2025-06-25
334

每当季节交替,感冒便成了“常客”。不少人在感冒后,常听到“感冒拖久了会变肺炎”的说法,这让许多人忧心忡忡。那么,这种说法究竟是真是假?普通感冒和肺炎又该如何区分?

“感冒拖久会变肺炎”:真相与误解

“感冒拖久了会变肺炎”这一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并非绝对。普通感冒通常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是一种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相对较轻,一般在一周左右可自愈。然而,当人体因感冒导致免疫力下降时,原本寄生于上呼吸道的细菌、病毒,或外界的致病微生物,就可能趁机向下呼吸道侵袭,引发肺炎。比如流感病毒感染后,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被破坏,肺炎链球菌等细菌容易乘虚而入,继发肺部感染。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感冒拖延都会发展成肺炎。大部分情况下,只要人体免疫系统正常,即使不使用药物,也能通过自身免疫反应清除病原体,使感冒痊愈。如果感冒后不注意休息,持续劳累、熬夜,或者反复受凉,频繁出入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就会增加肺炎发生的风险。所以,与其说“感冒拖久了会变肺炎”,不如说“感冒后不注意护理,导致免疫力持续低下,给肺炎创造了机会”。

病原体差异:不同的“幕后推手”

普通感冒的病原体多为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等,其中鼻病毒最为常见。这些病毒感染后,主要侵袭鼻腔、咽部等上呼吸道部位,引发局部炎症反应。而肺炎的病原体则更加多样复杂,除了病毒(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外,还包括细菌(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支原体、衣原体等。

症状对比:细微之处见真章

1.发热情况

普通感冒一般为低热或不发热,即使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下,且发热持续时间较短,通常3天内体温可恢复正常。而肺炎引起的发热往往更为严重,体温常超过38℃,甚至可达39℃、40℃,且发热持续时间较长,若不进行有效治疗,体温难以自行下降,可持续5天甚至更长时间。

2.呼吸道症状

普通感冒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咽干、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咳嗽相对较轻,多为刺激性干咳,痰量较少。而肺炎患者的咳嗽症状更为剧烈,且随着病情发展,咳嗽会逐渐加重,痰液增多,颜色和性状也会发生变化。细菌感染导致的肺炎,痰液可能呈黄色、绿色脓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者,咳嗽多为刺激性呛咳,无痰或仅有少量黏痰。

3.全身症状

普通感冒引起的全身症状相对较轻,可能伴有轻微的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肺炎患者的全身症状则较为明显,常出现高热、寒战、全身乏力、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甚至需要卧床休息。

科学诊断:专业检查不可少

仅凭症状有时难以准确区分普通感冒和肺炎,此时就需要借助专业的医学检查。医生一般会先详细询问病史和症状表现,随后进行体格检查,还会进行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血常规检查中,普通感冒患者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可升高;而细菌感染导致的肺炎,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会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炎症指标在肺炎患者中也会显著升高。胸部X线或CT检查是诊断肺炎的重要依据,通过影像学检查,能够清晰看到肺部是否存在片状、斑片状浸润阴影或实变影。

治疗与预防:不同疾病不同对策

普通感冒具有自限性,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如使用解热镇痛药缓解发热、头痛症状,使用止咳化痰药物减轻咳嗽。患者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数可自行康复。而肺炎的治疗则需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的药物,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病毒感染可使用抗病毒药物,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则选用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药物。病情严重的肺炎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疗,通过静脉输液给药、吸氧等措施控制病情。

预防方面,两者有相似之处。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适度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在流感高发季节,可接种流感疫苗,减少病毒感染风险;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必要时佩戴口罩。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