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春月  单位: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广元市第三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10-22
10

当您或家人突然感到天旋地转、站立不稳,甚至恶心呕吐,可能就是眩晕急性发作了。这时,家庭护理要及时正确尤为关键。下面是一份实用的家庭护理指南,帮你在关键时刻应对。

第一步:保证环境安全,防止跌倒

眩晕发作时,患者容易因平衡感丧失而摔倒。马上让患者平躺在安全地方,比如床边或地板上,移开周围的尖锐物品、家具边缘。患者要起身,一定要扶着他靠坐,双脚踏实地面,别突然站立加重症状。老年人或行动不便的人,建议在卫生间、走廊装扶手,日常穿防滑鞋。

第二步:稳定情绪,减少刺激

焦虑会加重眩晕。这时可以用温和的语气安慰患者:“别担心,我们在处理,会慢慢好起来。”关掉强光,减少噪音,保持室内安静通风。别问“是不是很难受?”这类可能引发恐慌的问题,可以说“深呼吸,我们一起放松”来引导患者平静。患者戴眼镜或助听器,要确保戴好,别让视觉或听觉模糊加重不适。

第三步:调整姿势,缓解症状

若是怀疑是耳石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以试试Epley复位法的简化版。前提是患者没有颈椎病、高血压,或者你不确定眩晕的原因,就别试任何复位动作,让患者保持最舒服的姿势平躺或半躺休息。操作步骤如下:①让患者在床边慢慢坐好,双脚自然垂在地上。②患者头部慢慢向最晕的那一侧转45度,保持30秒。③头部不动,帮患者快速躺下,肩膀尽量靠近床边,头自然向后仰约30度,再保持30秒。④让患者头部和身体一起,慢慢向另一侧转45度,同样保持30秒。记住,每个动作之间都要看患者的反应,不舒服就马上停止。这个方法主要针对耳石症。患者有其他疾病,比如颈椎病,做这个动作可能有危险。

第四步:补充水分与营养,防止脱水

眩晕伴随呕吐可能导致脱水。症状稍缓后,用小勺分次喂温水或淡盐水(每15分钟1-2勺),别大口喝引发呛咳。患者能进食,就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米粥、苏打饼干,别吃油腻、辛辣或过甜的食物刺激肠胃。

第五步:监测症状,及时就医

眩晕发作期间和缓解后,需密切观察和记录症状,这些信息能帮医生快速准确判断病因。要记录眩晕开始的时间和持续时间、是否伴有其他症状,比如耳鸣、听力下降、头痛、恶心呕吐,或者手脚无力等。出现以下情况,应马上拨打急救电话,这可能提示更严重的问题:眩晕持续超过1小时,没有任何缓解迹象、同时伴有剧烈头痛、反复呕吐,或者意识模糊、说话不清楚、嘴角歪斜,或者一侧手脚麻木、无力、伴有发烧、脖子僵硬,或者最近头部受到过撞击或外伤。记住,家庭护理只是缓解紧急症状和保证安全,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诊断。症状缓解了,也建议在24小时内去医院检查,查明原因。

家庭必备小贴士

除了急性发作时的应对,日常的一些准备和习惯也能有效预防和康复。一是,准备“眩晕急救包”。可以准备一个小急救包,里面放上温水杯、吸管、干净的小毛巾,以及记录症状的本子和笔。这样眩晕突然来袭时,就能快速找到需要的物品,不用手忙脚乱。二是,日常预防。平时要尽量避免突然的转头或仰头动作,这能减少耳石脱落或颈椎问题诱发眩晕的可能。有高血压或糖尿病,要遵医嘱控制好血压和血糖。定期检查听力也很有必要,因为一些内耳问题的早期信号就是听力变化。三是,康复训练不能少。医生明确诊断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一些前庭康复训练。这些训练能帮大脑更好地处理平衡信息,减轻头晕感。常见的练习包括凝视稳定练习(比如用手指着鼻尖,头部左右转动但眼睛始终盯着手指)和平衡训练(比如单脚站立)。温馨提醒:眩晕是身体发出的“警报信号”,可能涉及内耳、神经系统或全身性疾病。家庭护理旨在缓解急性症状,但无法替代专业医疗诊断。症状缓解后24小时内要就诊,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

守护健康,从科学应对开始。愿这份指南成为你家庭健康的“安全手册”,在关键时刻提供温暖与力量。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