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琳琳  单位:桂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发布时间:2025-10-17
8

在女性的内分泌系统中,泌乳素是一种看似“小众”却至关重要的激素。多数人对它的认知停留在“促进乳汁分泌”的层面,却鲜少了解这个隐藏在身体深处的“调节器”一旦“越界”,会对月经周期造成严重干扰,甚至让月经彻底“失联”。临床上,许多女性长期被月经不调困扰,辗转多个科室检查却找不到原因,最终在检验科的激素检测中才发现,罪魁祸首竟是升高的泌乳素。今天,就让检验科医生带大家揭开这个“隐形干扰者”的神秘面纱。

泌乳素:哺乳背后的“功臣”

泌乳素,又称催乳素,是脑垂体前叶分泌的多肽激素,核心功能为促进乳腺发育与乳汁分泌。孕期雌激素和孕激素促使乳腺发育,产后其水平下降,泌乳素便刺激乳腺腺泡分泌乳汁。

此外,泌乳素还参与调节卵巢功能、月经周期,影响免疫与情绪调节,其分泌遵循昼夜节律,保障女性内分泌稳定。非孕非哺乳期女性,泌乳素正常范围在5-25ng/ml(检测方法不同会有差异),剧烈运动、情绪紧张等特殊状态下会短暂升高,但通常不影响健康。

泌乳素升高:月经紊乱的“隐形杀手”

当泌乳素水平持续高于正常范围,就会引发内分泌紊乱,最典型的症状便是月经异常,医学上称之为“高泌乳素血症”,是育龄女性月经不调的常见诱因。

高泌乳素血症干扰月经的原理,与女性生殖内分泌调节机制密切相关。正常情况下,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刺激垂体分泌促卵泡生成素和黄体生成素,促使卵巢完成卵泡发育、排卵与激素分泌,维持规律月经周期。而泌乳素过高时,会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减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进而降低促卵泡生成素和黄体生成素水平。

这会直接影响卵巢功能,导致卵泡发育受阻、排卵异常甚至无排卵。子宫内膜因缺乏激素支持,无法正常增生脱落,引发月经周期延长、经量减少,严重时出现闭经。备孕女性还可能因排卵问题导致不孕或反复流产。

此外,高泌乳素血症还可能伴随乳头溢乳、乳房胀痛、性欲减退、体重增加等症状。若出现头痛、视物模糊,可能是垂体泌乳素瘤压迫周围组织所致。

高泌乳素血症的常见原因

要解决高泌乳素血症引发的月经问题,需先明确泌乳素升高原因。其病因涵盖病理、药物、生理及生活等多方面:

垂体泌乳素瘤:作为最常见病因,这种垂体前叶良性肿瘤会过度分泌泌乳素。微腺瘤(直径<10mm)多见,药物治疗通常有效。

药物因素: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利培酮)、抗抑郁药、降压药(甲基多巴、利血平)、胃动力药(多潘立酮)等,都可能影响泌乳素分泌,服药期间出现月经紊乱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

生理与生活因素:长期负面情绪、睡眠不足、不良运动及饮食习惯,均会干扰内分泌,导致泌乳素升高。

此外,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肾衰、下丘脑疾病等,也可能致使泌乳素异常,诊断时需全面排查。

高泌乳素血症的诊断与治疗

如果出现月经紊乱、乳头溢乳等疑似高泌乳素血症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临床上主要通过早晨空腹静息状态下的血液泌乳素检测进行诊断,首次结果异常通常需复查排除偶然因素。

确诊后需进一步明确病因,医生一般会安排垂体磁共振排查泌乳素瘤,并检查甲状腺、肝肾功能等,同时评估正在服用药物的影响。

治疗方案因人而异:垂体泌乳素瘤首选溴隐亭药物治疗,控制泌乳素分泌、缩小肿瘤;药物疗效差或瘤体较大者,可考虑手术或放疗。若是药物或生活因素致病,停用相关药物、改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减压、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后,激素水平多能恢复。

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泌乳素与卵巢功能,便于动态调整方案。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月经和生育功能可改善。

泌乳素虽有“哺乳”之名,却在女性内分泌中至关重要。它一旦升高,月经紊乱就可能接踵而至。育龄女性应关注月经健康,排查高泌乳素血症。若出现月经不调、乳头溢乳等症状,别慌,及时就医,规范治疗,就能让月经重回正轨。关注泌乳素,守护内分泌健康。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