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汪蕾  单位:四川省骨科医院药学部  发布时间:2025-10-22
18

痛风因尿酸代谢异常引发,发作时关节剧痛,缓解后不规范控尿酸可能致关节畸形、肾损伤。用药是管理核心,但需规避 “痛时吃药、不痛停药”、“跟风用药” 等误区。

一、急性发作期:先止痛,快速缓解 “刀割样” 疼痛

1. 首选药物: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快速抗炎止痛主力”

常用药物及用法:布洛芬(如芬必得):轻度疼痛,每次 0.3-0.6g,每日 2-3 次,饭后服;依托考昔(如安康信):中重度疼痛,120mg / 天,连续用不超过 8 天。

注意事项:禁两种 NSAIDs 联用,避免肝肾损伤、胃肠出血;胃溃疡 / 出血史、服阿司匹林者:需选 “选择性 COX-2 抑制剂”(如塞来昔布),搭配胃黏膜保护剂(如奥美拉唑);每日饮水≥2000ml,助尿酸排泄。

2. 强效选择:秋水仙碱 ——“急性期抗炎经典药”

用法用量:首次 1mg,1 小时后 0.5mg,后续每次 0.5mg,每日 2-3 次(24 小时总量≤3mg);症状缓解后 7-10 天内渐减量停药。

关键提醒:过量易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泻需立即停药;肝肾功能不全者减量。

3. 应急方案:糖皮质激素 ——“严重发作或合并症患者的选择”

适合对 NSAIDs、秋水仙碱不耐受,或关节严重肿胀、发热、合并感染者,短期使用控炎。

用法:口服泼尼松:每日 20-30mg(分 2 次),症状缓解后每周减 5mg,总疗程≤2 周

注意事项:长期用易致血糖升高、骨质疏松,需 “短期、小剂量”,不自行延长疗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需监测血糖、血压,必要时调整用药。

二、缓解期:长期控尿酸是关键,预防发作不放松

急性发作缓解 2 周后进入缓解期,核心目标是降尿酸(达标值:一般患者<360μmol/L)分两类药物:

1. 抑制尿酸生成药:从源头减少尿酸 “产量”

适合尿酸生成过多(24 小时尿尿酸>1000mg)、有肾结石、不宜用促排泄者,代表药为别嘌醇、非布司他。

(1)别嘌醇 ——“经典老药,性价比高”

用法:初始 100mg / 天,每周增 100mg 至血尿酸达标(最大 800mg / 天),达标后维持最小有效剂量。

致命风险提醒:可能引发严重过敏(如剥脱性皮炎),HLA-B 5801 基因阳性者禁用;用药前必做基因检测,阴性者初期需观察,出现皮疹、发热立即停药。

(2)非布司他 ——“新型抑酸药,副作用更少”

用法:初始 20mg / 天,4 周后依尿酸调整(可增至 40mg / 天或 80mg / 天),达标后维持。

注意事项:心血管病史(如冠心病、心衰)者需医生评估后用(高剂量可能增心血管风险);用药初期可能诱发急性发作,需联用小剂量秋水仙碱(0.5mg / 天)或 NSAIDs,持续 6 个月。

2. 促进尿酸排泄药:加速尿酸 “排出体外”

适合尿酸排泄减少(24 小时尿尿酸<600mg)、无尿酸结石者,代表药为苯溴马隆。

用法:初始 25mg / 天,1 周后增至 50mg / 天(最大 100mg / 天),达标后减量。

核心要求:每日饮水 2000-3000ml,服碳酸氢钠片,将尿 pH 调至 6.2-6.9;肾结石病史、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30ml/min)者禁用,用药前做肾脏超声。

三、痛风用药的 3 个 “黄金原则”,避开 90% 的误区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分期用药不混淆

急性期只止痛(NSAIDs、秋水仙碱、激素),不盲目降尿酸;缓解期控尿酸(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联用小剂量秋水仙碱防发作。禁 “痛时吃降酸药”、“不痛停控酸药”。

个体化用药,不跟风 “抄作业”

需告知医生病史(高血压、糖尿病、肾结石等)、用药史(阿司匹林、抗生素等),由医生制定方案,不模仿他人用药。

长期坚持,定期监测是 “保障”

痛风需长期控尿酸(数年甚至终身),血尿酸达标后维持最小剂量,不自行停药。定期监测:血尿酸每 3-6 个月 1 次;肝肾功能 6 个月 1 次(尤其用别嘌醇、非布司他者);尿液 pH 值,用苯溴马隆时每周 1 次,稳定后每月 1 次。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