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9在静谧的夜晚,孩子熟睡时发出的轻微呼噜声,在许多家长眼中或许是孩子睡得香的表现。然而,这看似平常的 “小呼噜”,很可能是儿童鼾症发出的危险信号。儿童鼾症并非只是睡眠中的小插曲,其背后隐藏着诸多健康隐患,值得家长们高度警惕。
一、认识儿童鼾症:不只是 “打呼噜” 那么简单
儿童鼾症,医学上指儿童睡眠过程中,由于上呼吸道部分或完全阻塞,导致睡眠时呼吸异常,除了鼾声大且不规律外,还常伴有张口呼吸、呼吸暂停、睡眠不安稳、翻身频繁等症状。有些孩子在睡眠中会突然憋醒,坐起大口喘气,然后又继续入睡,如此反复。长期患有鼾症的儿童,白天还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嗜睡、学习成绩下降、情绪烦躁、行为异常等表现。
与成人打鼾多因肥胖、饮酒等因素不同,儿童鼾症的发病原因较为特殊。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是最常见的病因,在儿童时期,腺样体和扁桃体处于生长旺盛阶段,如果因反复感染等原因导致它们过度增生,就会像 “拦路虎” 一样堵塞上呼吸道,引起打鼾。此外,鼻腔疾病,如过敏性鼻炎、鼻息肉等,会导致鼻腔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使鼻腔通气不畅;颌面部发育异常,如小下颌畸形,也会造成气道狭窄,增加儿童鼾症的发生风险。还有一些全身性疾病,如肥胖、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也可能与儿童鼾症的发病有关。
二、健康危机:儿童鼾症的潜在危害
儿童鼾症对孩子的健康影响是多方面的,而且危害不容小觑。在身体发育方面,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会导致孩子身体缺氧。生长激素在夜间睡眠时分泌最为旺盛,而缺氧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进而阻碍孩子的生长发育,使孩子身高增长缓慢,甚至出现发育迟缓的情况。长期张口呼吸还会影响面部骨骼发育,导致上唇短厚翘起、下颌骨下垂、鼻唇沟消失、硬腭高拱、牙齿排列不整齐等,形成特殊的 “腺样体面容”,这种面容一旦形成,即使后期进行治疗,也难以完全恢复正常。
在智力发展和心理健康方面,大脑的正常发育需要充足的氧气供应,儿童鼾症引起的慢性缺氧会对大脑功能造成损害,影响孩子的记忆力、注意力和学习能力。孩子在课堂上容易走神、反应迟钝,学习成绩也会受到明显影响。同时,由于睡眠质量差,孩子白天精神不佳、情绪不稳定,容易出现烦躁、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还可能因为自身外貌的改变而产生自卑心理,对其心理健康发展极为不利。
此外,儿童鼾症还与心血管系统疾病密切相关。长期的睡眠缺氧会导致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促使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研究表明,患有儿童鼾症的孩子,发生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如果不及时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对心脏、肺部等重要器官造成永久性损伤,严重威胁孩子的身体健康。
三、预防与治疗:守护孩子的健康睡眠
预防儿童鼾症,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关注孩子的健康细节。首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其次,要注意孩子的饮食营养均衡,避免过度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呼吸道炎症的发生。对于有过敏性鼻炎等鼻腔疾病的孩子,要及时进行规范治疗,控制病情,保持鼻腔通畅。同时,家长要避免孩子长期处于二手烟环境中,减少呼吸道黏膜的刺激。
一旦发现孩子有打鼾等疑似儿童鼾症的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进行详细的检查,如多导睡眠监测、鼻咽部侧位片、鼻内镜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对于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引起的儿童鼾症,手术切除腺样体和扁桃体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多数孩子在手术后症状会得到明显改善。对于症状较轻或不适合手术的孩子,也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如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剂减轻鼻腔黏膜炎症、消除水肿,或通过减肥、改变睡眠姿势等方式,改善睡眠时的通气情况。
儿童鼾症并非小事,每一声异常的呼噜声都可能是为孩子健康亮起的红灯。家长们要提高对儿童鼾症的认识,多留意孩子的睡眠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就医,让孩子远离鼾症的困扰,拥有健康、安稳的睡眠,茁壮成长。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