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伟伟  单位: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学部SICU  发布时间:2025-06-25
607

当亲人住院时,我们总想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关心。但您知道吗?ICU(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就像新生儿一样脆弱——往往处于极度虚弱的状态,免疫力低,身上可能插满各种导管,如呼吸机、输液导管等,一个看似关心的动作,反而可能害了亲人!这些数字需要警惕:ICU获得性感染发生率是普通病房的2~5倍,其不仅增加患者住院费用,且其相关病死率高达28%~35%。今天,我们邀请专业ICU护理团队,揭秘探视时最危险的5个行为,并提供科学解决方案,帮助家属正确守护患者健康。

ICU患者比我们想象的更脆弱

ICU患者的免疫系统通常处于崩溃边缘:术后、严重感染或化疗患者,白细胞数量可能远低于正常值,无法抵御外界细菌。开放性伤口、气管插管、中心静脉导管等,都是病原体入侵的“捷径”。家属可能无意中成为“细菌搬运工”,而这一切,仅仅源于几个常见的“习惯性动作”。

最危险的5个小动作

1.随手触碰患者伤口/导管

误区:“导管歪了我扶一下。”“伤口纱布松了我按紧点。”

真相:ICU导管(如中心静脉、伤口引流)直接连通血液,手部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顺着管子直接进入血液,引发感染。正常人手掌携带3800-4500个/cm²细菌,乱碰感染风险翻7倍!

正确做法:不要自行调整任何医疗装置!发现异常,立即呼叫护士处理。

2.在病床旁放鲜花或水果

误区:“放束花,让病房有生气。”“带点水果,病人醒来可以吃。”

真相:花瓶积水可能含军团菌,患者吸入后易导致肺炎。鲜花瓶里水的含菌量比马桶圈还多;鲜花中的香味会刺激呼吸道。水果可能携带霉菌(如橘子皮上的青霉菌),对免疫力低下者极其危险。

正确做法:改用电子相册或消毒后的塑料假花替代。

3.未消毒手机贴患者脸或给患者用

误区:“让他看看孙子照片。”“打个视频电话鼓励一下。”

真相:手机表面细菌数比马桶圈高18倍,ICU患者可能因免疫力低感染超级细菌。

正确做法:使用酒精湿巾彻底擦拭手机后再展示。

4.偷偷给患者加餐——喂食自制营养汤或喝牛奶

误区:“医生不懂营养,我炖的汤更补。”“牛奶很有营养,喝点恢复得更快。”“病人饿得难受,喂一小口没事。”

真相:ICU患者可能吞咽功能未恢复,喂食易导致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死亡率极高!ICU术后患者——胃、肠、胰腺等消化道手术后肠功能未恢复,喝了牛奶更腹胀!

正确做法:所有饮食必须经过医生或护士评估确认,避免私自喂食。喂食在护士指导下调整合适体位时进行。将“医护不允许”改成“咱们等病好了回家吃”。

5.探视前后不洗手直接接触患者和离开

误区:“我手挺干净的。”“出去再洗。”

真相:家属可能携带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等,摸门把手都会传播。研究表明正确手卫生可降低30%的医院感染风险!

正确做法:进入及离开ICU时必须使用病区手消毒液洗手(认真搓揉双手至少15秒以上,每个步骤搓揉5次以上——内、外、夹、弓、大、立)。

额外提醒:正确的ICU探视指南

1.探视人数限制,别凑热闹:一般仅允许1-2人进入,避免人流密集增加感染风险。

2.佩戴口罩,别挂下巴上。

3.缩短探视时间:建议每次不超过15分钟,患者需要休息。

4.留意患者状态:如发现呼吸急促、出汗等异常,立即叫护士。

小结:ICU探视“三不原则”

1.不碰——任何医疗装置、伤口、导管。

2.不带——鲜花、未消毒物品、外带食物。

3.不隐瞒——患者任何异常症状,及时反馈医护。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