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如今,手术这个词已经不再陌生,无论是微创的小手术,还是复杂的大手术,都需要面临麻醉的选择。有人认为麻醉会伤害身体?伤害大脑?真的是这样吗?
非要麻醉不可吗?
试想一下如果患者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进行手术,不光是疼痛难忍,而且过度应激的生理反射也会让医生无法进行手术操作。麻醉并不单单是打一针麻药让患者不疼那么简单,也要维持手术过程中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平稳,保证手术过程能安全顺利的进行。
麻醉的作用
手术实施麻醉,主要是为了消除疼痛和患者的紧张及恐惧心理,避免患者对疾病的过分担忧,和对手术中的疼痛的恐惧,进而保障手术的进行。手术其实是一种很强烈的应激源,它会引起患者的一系列生理反应。疼痛刺激会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对于合并有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疼痛刺激会引起血管收缩,使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疼痛刺激还可能会导致咳嗽功能减弱,痰液堵塞,使患者出现围术期肺部感染。而麻醉可以有效地抑制这些应激反应,维持生理稳定,降低因应激反应引发各种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手术质量与安全性。
全麻与半麻有何不同?
全麻和半麻都是临床上很常见的麻醉方式,应该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及手术类型来选择适合的麻醉方式。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麻醉范围、适用手术类型、实施方法以及对患者的影响等方面。
全麻的全称叫做全身麻醉,全麻是通过静脉、吸入或肌肉注射全身麻药物,使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患者意识丧失、全身无痛、遗忘、自助反射抑制,从而达到最佳手术状态的一种麻醉方式。麻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程度和血液内药物浓度相关,这主要依赖于麻醉医生对于手术进程的掌控。当手术临近尾声,进入大脑的药物浓度会逐步减少,最终药物被清除时,患者的神志以及各种反射会逐步恢复到麻醉前的状态。虽然全身麻醉的进程是可逆的,患者会在停药后及时苏醒,但也需要较长时间的术后恢复和临床监测。全麻可能会引发头晕、恶心呕吐、低血压以及喉咙痛等并发症,需要进行严密监控。
半麻通常指椎管内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入椎管内部,阻滞脊神经传导功能而起到麻醉效果,使患者下半身痛觉可逆性消失。根据阻滞区域的不同又可分为硬膜外阻滞、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和腰硬联合阻滞等。半麻后患者通常仍保持意识清醒和自主呼吸,对周围环境和手术进程可有感知。半麻多只针对于下腹部或下肢的手术类型,通过对特定区域的阻滞麻醉避免对于神经中枢和全身状态的影响,多用于特定区域手术,如剖腹产、痔疮及髋膝关节手术等下肢手术。半麻术后随着椎管内药物浓度的下降,下肢肌力和感觉会逐步恢复,但所需严密监测时间相较全麻较短,副作用主要为可能出现的低血压、头痛或尿潴留等。半麻对人体的影响相较全麻略小,在镇痛区域满足的情况下更适用于高龄或呼吸功能部分受限的患者。另外,由于椎管内给药不会透过血脑屏障影响胎儿,大部分剖宫产手术和分娩镇痛也采用半身麻醉。
两者的优缺点
全麻最主要的优点在于完全的意识消失,患者在术中可以完整的摆脱疼痛、紧张和恐惧感,提供舒适的手术体验。适用于几乎所有的手术 :头部及上半身等半麻不能满足的手术区域。如神经外科手术、心脏手术和胸科手术等。全麻能满足长时间制动的要求,尤其是手术时间长或者是特殊体位的手术。全麻缺点:费用略高于半麻,且实施全麻对患者呼吸和循环系统状况有一定的要求,体现在患者的心肺功能和活动储备上。
有人怀疑全麻会损伤大脑、影响思维和记忆力。全麻药物确实是通过抑制神经中枢起到麻醉作用的,但这种作用是短暂和可逆的。全麻药的半衰期普遍较短,且麻醉医生会根据手术的进程和手术刺激的变化及时调整药物用量,在手术终止前适时停止全麻药物的使用。这些药物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分解代谢,所以整个麻醉的过程是可控的和暂时性的。随着药物在体内代谢和清除,麻醉药的作用也会随之消除,不会改变神经中枢的结构和功能。除外短时间内频繁多次进行全身麻醉的情况,全麻都不会对神志、记忆甚至性格产生影响。有少数患者尤其是老年人,术后可能会出现谵妄躁动等神经系统并发症,这主要是创伤和手术的应激反应对神经中枢或脑血流产生的影响,多数也会在术后逐渐消失。对于可疑谵妄的患者,麻醉医生会在术中进行脑电活动监测,对脑功能提供近一步的保护。
半麻的优点:半麻主要应用于下腹部和下肢的手术,其麻醉部位较全麻局限,对全身各系统的影响也较全麻要小。半麻过程基本不涉及呼吸系统和脑功能,对循环系统的影响也基本局限于麻醉平面以下,对于体质偏弱或合并症较多的老年患者相对安全。半麻对术后疼痛的控制并不单纯依赖于镇痛药物,也不存在苏醒和自主呼吸的恢复过程,术后恢复相较全麻更为简单。半麻给药局限于椎管范围,对胎儿的影响远小于全麻,适用于剖宫产和妊娠期合并疾病的手术治疗。半麻所需药物较全麻少,麻醉费用也相对较低。半麻的缺点:半麻并不能满足所有的手术需求,不适用于手术部位超出可控平面范围和大部分腹腔镜的手术。半麻的穿刺操作过程需要患者配合,且会出现少量的疼痛,对于认知功能受限或不能配合的年幼患者并不适用。半麻的手术过程患者基本保持清醒,对于手术室环境和手术进程有所感知,不适于过度焦虑、恐惧和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由于半麻要将局麻药物准确的注入患者的椎管内区域,半麻对于患者脊柱的解剖结构存在一定要求,存在脊柱解剖结构病变,如脊柱外伤、强直性脊柱炎、复杂脊柱侧弯和脊柱术后等,以及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可能无法使用半麻。
综上所述,全麻和半麻各有各的临床优势和适用人群。对于麻醉方式的选择,麻醉医生会根据手术种类、手术范围、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可能的并发症和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和考量,当然也会尽量考虑到患者的意愿和承受能力。无论采用哪种麻醉方式,在手术过程中,都会有非常严格的生命体征监测,比如血压、心率、心电图,还包括体温和脑电功能等等,麻醉医生都会全面评估患者的各种生理变化尽全力保障患者的围术期安全。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