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心脏,作为我们身体的“发动机”,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全身的正常运转。正常情况下,一个健康的心脏每分钟能将5~6升血液泵送到全身,为各个器官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然而,对于心力衰竭的患者来说,这个“发动机”的动力明显不足。由于心脏泵血功能衰退,输出的血液量无法满足身体代谢的需求,同时器官组织的血液也难以顺利回流到心脏,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更令人担忧的是,心力衰竭的死亡率非常高,可以与某些癌症相提并论。数据显示,约有20%的患者在确诊后的1年内死亡,而50%的患者会在5年内失去生命。目前,心力衰竭已经成为威胁全民健康的一大“杀手”。
很多时候,心衰都是被“拖”出来的。因为它的早期症状不典型,很容易被忽视或误认为是其他小毛病。以下这5个症状,你一定要多加留意:
1.持续咳嗽
心衰患者在早期常常会出现咳嗽,多为干咳,同时可能伴有胸闷和气喘。这种咳嗽在活动或劳累后会加重,而且在躺下时会变得特别明显,坐起来后症状会有所缓解。这是因为肺部血液回流不畅,导致肺部淤血,刺激呼吸道而引起的。
2.呼吸急促
这是心衰早期一个比较常见的信号,尤其在活动之后更容易出现。由于心脏功能下降,肺部无法与心脏有效配合完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导致身体缺氧,从而表现为呼吸急促。如果病情进一步加重,患者即使在安静休息时也会感到气喘吁吁。
3.极度疲劳
当心脏无法正常泵血时,身体的各个脏器和肌肉组织就会因为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而“罢工”,表现为极度的疲劳感。这种疲劳不是靠休息就能缓解的,会让你感觉浑身无力,什么事情都不想做。
4.脖子青筋
你可以留意一下自己的颈部,如果发现脖子上的青筋(也就是颈静脉)变得异常明显、突出,甚至像“青筋暴起”一样,这可能是心脏功能下降的表现。因为心脏泵血能力不足,会导致血液在心脏内积聚,影响了血液的正常回流,从而使颈部静脉的压力升高,青筋就显现出来了。
5.浑身发冷
这个症状也很容易被忽略。当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血液泵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尤其是处于身体末端的手脚,就会因为血液循环不畅而变得冰凉。即使在天气炎热的夏天,心衰患者的四肢也可能是凉的。
了解了心衰的早期信号,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远离心衰的困扰呢?记住,做好以下4件事非常重要:
严格控水控盐
饮食中如果摄入过多的盐分和水分,会导致身体内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从而加重心脏的负担,可能引起四肢水肿和血压升高。因此,一定要控制盐分的摄入,每天最好不超过5克。同时,饮水量也要适度,一般建议每天在1.5升以内。
定期监控指标
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一定要定期监测自己的血压、血糖、血脂、心率等指标。这样做可以及时发现身体的异常变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为心衰。
积极预防感染
感冒、肺部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等看似是“小毛病”,但对于心衰患者或有潜在心脏问题的人来说,却可能是“大麻烦”。这些感染会导致心率加快、体温升高,大大增加心脏的负荷,很容易诱发或加重心衰。因此,平时要注意保暖,勤洗手,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积极预防感染。
坚持适量运动
很多人认为,心脏不好就应该“静养”,不能运动。其实不然,适度的运动对于改善心脏功能、增强体质非常有益。但关键在于“适量”。有潜在心脏病风险的人,千万不要进行高强度的剧烈运动,以免发生意外。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在开始任何新的运动计划前,一定要先咨询医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比如散步、太极拳等。
总之,心力衰竭虽然凶险,但只要我们能提高警惕,早期识别信号,并在生活中积极预防,就一定能更好地守护我们的心脏健康。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