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玲  单位: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宝塔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5-07-31
31

在居家药箱中抗生素常被视为“万能钥匙”。不少人出现感冒症状时,第一反应就是翻出头孢或阿莫西林;遇到持续咳嗽,便自行服用数日抗菌药物。这种将抗生素当作退烧止咳常规药的做法,实则暗藏危机。作为专门针对细菌感染的治疗手段,错误使用不仅无益,反而可能引发严重健康风险。在后疫情时代家庭常备抗病毒药物的观念逐渐普及,但对抗生素的认知误区仍普遍存在,这种矛盾现象值得深思。

抗生素是干什么的?

抗生素的主要功能在于抑制细菌,实现对细菌感染的病症控制,而不是解决普通感染的症状。从青霉素到现代头孢类药物,这些药物在治疗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细菌性疾病方面有着比较突出的治疗作用。但重点在于抗生素对病毒基本无效,在面对病毒感染、普通病毒性感冒时,这类药物就如同钝刀斩乱麻,不仅无法奏效,还可能造成附带伤害。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新型抗生素具备广谱抗菌的特征,但这并不代表可以随意扩大抗生素的用药范围,而是需要精准的用药指导。

感冒咳嗽,多半是病毒在作怪

统计显示超过90%的上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发。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常见病原体引起的症状,通常表现为流涕、咽痛、干咳等。这类自限性疾病如同身体的自我净化过程,免疫系统在3~7天内就能完成修复工作。此时若贸然使用抗生素,不仅干扰肠道菌群平衡,还可能诱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等并发症。值得注意的是,病毒性感染期间使用抗生素还会抑制免疫细胞活性,反而延长病程。临床数据显示,滥用抗生素会使普通感冒平均病程延长1.5~2天。

乱用抗生素的后果有多严重?

不当用药带来的危害远超想象。短期可能引发胃肠道紊乱,长期则威胁肝肾功能。特别是儿童、老年人及慢性病群体,药物代谢能力较弱,更容易出现毒性反应。更值得警惕的是过敏风险——从皮肤红疹到致命性休克,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难以预测。

最严峻的挑战在于耐药菌的进化。细菌通过基因突变获得抗药性,最终催生出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超级细菌”。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70万人死于耐药菌感染。这种危机已突破个体范畴,演变为威胁全人类的公共卫生难题。耐药菌的传播具有跨物种特性,农业养殖中滥用抗生素产生的耐药基因,可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致病菌。我国近年在禽类养殖中检出多例携带NDM-1基因的耐药菌株,这预示着“后抗生素时代”的阴影正在逼近。

什么时候才该用抗生素?

当临床确诊为细菌感染时,抗生素就是救命良药。典型指征包括:高热持续不退、脓性痰液、局部化脓性病变等。现代医学通过血常规、CRP检测等实验室指标,配合影像学检查,能够准确判断感染类型。例如急性中耳炎、细菌性肺炎等疾病,规范使用抗生素可有效控制感染。但对病毒性感冒而言,即便症状剧烈,也不应盲目用药。以急性支气管炎为例,最新临床指南明确指出若无明确细菌感染证据,即使咳嗽持续超过3周,也不建议使用抗生素。

你是不是也犯过这些误区?

我们日常生活中对抗生素仍然存在许多认知误区:有些人认为发烧就是细菌感染,却忽略了病毒感染也同样可能引发高热。有一些人会依据以往经验自行用药,但其实病原体也可能发生变异。我们应当警惕“预防性用药”思维,家长为预防感冒转化为肺炎而提前服用抗生素的做法并不正确,甚至可能对耐药菌的产生起到促进作用。另外,有些人认为“输液治疗的效果更好”,这一认知误区本质上是混淆了用药途径和疗效之间的关联,我们应当保持客观心态,遵从医嘱规范用药,不能随意调整和增删药物。

总结

抗生素可以说是20世纪医学革命里程碑,但也是一把双刃剑。面对感冒、咳嗽等症状,首先要保持充分休息,及时补充电解质,增强自身免疫力以战胜病毒。在症状持续加重的情况下,应当及时就医接受检查,并遵从医嘱规范用药。需要记住的是,用药关乎生命安全,任何自我诊断、自我开药的行为都有可能导致不可逆的损害。我们应共同守护抗生素的有效性,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全人类健康的庄严承诺。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24
来源:珠海市第三人...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8-01
来源:云浮市中医院...
2025-07-15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6-27
来源:普宁市人民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