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小燕  单位:玉林市玉州区妇幼保健院  发布时间:2025-06-20
6

   中医讲到肝具有疏泄的作用,可以疏通气机,使气行、血行。肝气郁结不能疏泄,会影响到脾的运化作用,间接会影响到糖代谢;肝的疏泄是否达到正常水平,直接影响气血津液能否流畅运行,那么它也会直接影响到血糖;此外,长期肝气郁结之后,就有可能转变为肝火,肝火太旺会消耗体内津液,也就出现口干喜饮的现象,这属于糖尿病的“上消”类型;肝火太旺还会伤害到肾水,造成肾阴亏虚,肝火旺而肾阴虚,也影响到内分泌的代谢功能。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根源在于肝

按照中医的观点,肝有疏泄的功能,气血能通畅地运行,若是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也就不畅,从而影响到脾的运化,糖代谢就会受到影响。

长期肝气堵塞可能变成肝火。肝火太强会让身体缺少水分,这时候人就会口渴想多喝水。这种情况对应糖尿病的“上消”症状。按照五行理论,肝属木,肾属水。肝火太旺会伤害肾水,导致肾阴不足。中医认为肾主藏精和主水,这些都与身体代谢直接相关。情绪变化特别是生气,会直接影响肝的疏通功能。经常生气或者心情压抑会造成肝气堵塞,最终影响代谢。肝还负责储存血液。如果肝血不足,全身(包括胰腺)的供血都会不足,这样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就会受影响。

从中医角度看糖尿病病因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糖尿病古代被称作“消渴”,其病因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节等因素所致,具体为以下原因:过食油腻、甜腻或高糖、高脂的食物,这些食物容易导致内热形成,使脾胃运化失常而发生消渴。情志内伤:情绪不稳定,发怒、忧愁、思虑、恐惧等持续时间长,会导致肝气郁结,不能疏通,影响到脾,出现消渴。劳逸失度:长久劳累或长期不动者,都会使脾胃弱而不能化;而饮食不节,过饥过饱,暴饮暴食,则伤脾胃,所以也会产生消渴。五脏虚弱: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如果肾精亏虚或者脾气虚弱,都会引起代谢紊乱,造成消渴。瘀血阻络:瘀血停聚于经脉,则阻碍气血运行,致使津液不能通行,津不上承,而为消渴。外邪袭肺:人因风、寒、湿、热等外邪入侵机体,可损伤津液,最终导致口干、多饮,也可出现消渴。肾阴虚:肾为“先天之本”,不仅负责精气的储藏(储存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精华物质),还主导生长发育与生殖机能。

通过气化作用,肾调节水液代谢,其生成的髓质滋养骨骼脑髓,纳气功能维系呼吸深度,从而全面维持机体生理活动的正常运转。所以,肾阴虚就会出现虚火旺盛耗损身体的津液从而出现消渴。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草药治疗:针对糖尿病患者的证候,服用不同的草药汤剂,常用的草药如黄芪、黄连、葛根、天花粉等,能够降血糖、调和气血、益气养阴、滋补肝肾、改善脏腑功能等;

针灸治疗:在人的足三里、曲池、胰俞等一些穴位上针刺,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恢复和平衡机体功能的目的,以缓解糖尿病的症状;

饮食调理:在中医看来,合理的饮食对疾病的恢复有益,可以改善患者的体质。病人要吃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另外还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挑选合适的食品;

生活方式调理:中医鼓励患者做一些适当的运动,如打太极拳、散步,生活作息需早睡早起,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过大;

情志调理:中医认为情志会影响我们的身体,所以要求患者要舒缓情绪,保持心情愉快,才能使身体更加健康;

推拿和按摩:通过手法按摩特定穴位,以达到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放松肌肉的作用,用于改善由糖尿病引起的手脚麻木、疼痛等问题;

中药贴敷:将中药制成各种不同的药膏贴片,分别贴于人体相应的穴位,利用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到体内发挥药效。

结语

肝气顺则肝的疏泄功能才能恢复正常,中医有“肝病传脾”的说法,如果脾胃功能健旺,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就好,能促进机体正气恢复,就可以避免病邪入侵,防止疾病复发。但必须说明的是,中医治疗糖尿病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并且常与西医治疗配合使用以提高疗效,而糖尿病的治疗需要靠患者的长期坚持,即规律服药、按时吃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6-27
来源:​广州市番禺...
2025-06-20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
2025-05-30
来源:百色市第二人...
2025-04-01
来源:​广东省河源...
2025-03-28
来源:柳州市中西医...
2025-07-02
来源:上海市白茅岭...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3-28
来源:广西崇左市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