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斌  单位:仁寿县中医医院 神经内科  发布时间:2025-10-17
156

手抖是帕金森病最为人熟知的标志,但公众的认知若仅仅停留于此,便可能错过疾病的早期信号,忽略其背后复杂而多元的真实面貌。帕金森病本质上是一种进展性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核心问题远非“抖”字可以概括。它更像一个狡猾的“系统破坏者”,悄无声息地侵袭着大脑中负责协调运动的精密结构,带来一系列远比震颤更为广泛的运动与非运动症状。全面、深入地认识它,是我们有效应对的第一步。

运动症状:冰山之上可见的部分

公众对帕金森病的直观印象,大多来源于其经典的运动症状。除了最为典型的静止性震颤外,运动迟缓是诊断帕金森病更为核心的标志。患者会感到身体如同生了锈的机器,启动任何一个动作都变得异常费力且缓慢,走路时步子变小、拖沓,面部表情减少而显得“面具脸”,写字也越来越小,即“小写症”。

此外,肌肉僵直使得患者的肢体和躯干在被动活动时,会感受到持续的阻力。

非运动症状:潜藏于冰山下的巨大威胁

非运动症状可能早在运动症状出现前数年甚至十余年就已悄然登场。嗅觉减退或丧失是极其常见且具有提示意义的早期信号,许多患者会发现自己闻不到饭菜的香味或花草的气味。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则表现为在睡梦中将梦境内容“演”出来,比如大喊大叫、拳打脚踢,这与控制肌肉在睡眠中保持放松的脑区受损有关。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会带来便秘、体位性低血压(站立时头晕眼花)、排尿障碍和多汗等问题。在精神心理层面,焦虑、抑郁、情感淡漠非常普遍,而到了疾病中晚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以及被称为“帕金森病痴呆”的认知功能下降,表现为执行功能、注意力和视空间能力受损。

探本溯源:多巴胺系统的衰竭与更广泛的病变

帕金森病的病理核心,是中脑一个叫做“黑质”的区域里,能够合成“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的神经元发生了不明原因的进行性死亡。多巴胺好比是大脑内部指挥运动的“信使”,当超过80%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后,大脑皮层对运动的指令就无法顺畅下达,运动症状便随之出现。然而,科学研究发现,帕金森病的病变绝非仅限于黑质。一种名为“路易体”的异常蛋白质团块会在大脑内多个区域广泛沉积,包括管理情绪、记忆、嗅觉和睡眠的脑区。这正是为何帕金森病会表现出如此多样化的非运动症状的原因。

目前认为,衰老、遗传易感性(约占10%的病例)以及环境毒素暴露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触发了这一复杂的神经退行过程。

诊断与治疗:一场需要综合管理的持久战

目前,帕金森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资深神经内科医生对患者临床表现的详细询问和细致的神经系统检查,并没有单一的特异性血液或影像学检测可以一锤定音。

治疗则是一个需要长期规划、个体化定制的综合管理体系。左旋多巴制剂仍是目前最有效的药物,它能补充大脑内匮乏的多巴胺,显著改善运动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出现疗效波动和不自主舞蹈样动作等并发症。因此,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联合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MAO-B抑制剂等其他药物,以追求更平稳、持久的疗效。

当药物调整难以满足需求时,脑深部电刺激术(DBS)这种手术治疗为符合条件的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通过植入电极调控异常的神经信号,能有效改善症状、减少药物剂量。

与疾病共存:积极生活,超越局限

面对帕金森病这一慢性、进展性的疾病,患者和家人的积极心态与科学管理至关重要。规律且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如物理治疗(改善步态、平衡和关节活动度)、作业治疗(训练日常生活能力)和言语治疗(应对声音低沉、吞咽困难),被证实能够有效维持功能、延缓残疾。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如太极、健走、舞蹈,不仅有益身体,更能提振精神。营养均衡、多摄入蔬果和膳食纤维有助于缓解便秘。患者应主动与医生沟通,如实反馈病情变化,共同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