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在儿童外科诊疗中,麻醉是手术安全开展的关键环节,但家长常因认知不足产生顾虑:麻醉会影响孩子智力吗?术中风险可控吗?术后会有哪些不适?术前该如何准备?本文从医学视角解读这四大核心问题,帮家长建立科学认知。
儿童麻醉会影响远期智力发育吗
“麻醉会不会让孩子变笨” 是家长最关注的问题。从机制看,麻醉药物通过暂时抑制中枢神经信号传递,代谢具有可逆性 —— 术后药物经肝肾排出,神经功能逐步恢复,不会造成神经细胞永久损伤。
临床会根据儿童年龄、体重、手术类型制定方案:麻醉过程中优先选用起效快、代谢快的药物;复杂手术采用 “复合麻醉” 减少单一药物剂量,术前还会评估神经发育与基础疾病,降低风险。
儿童麻醉术中存在哪些风险
任何医疗操作都有风险,儿童麻醉风险更高,但是可以通过规范各种操作流程,围术期严密监护,最大程度降低麻醉风险,围术期重点关注三类风险:
呼吸相关风险:儿童舌体肥大,气道狭窄,黏膜娇嫩,气道内操作后容易出现咽喉部水肿、分泌物增多,术后患儿配合度差,众多高危因素均可能导致气道梗阻或喉痉挛。术前严格把控禁食禁水时间,避免误吸;术中用气管插管或喉罩保障气道通畅,轻柔操作,减少刺激,及时清除分泌物,实时监测呼吸功能,严格掌握拔管指征,做好应急预案,发现异常时立即处理。
过敏反应:虽发生率低,但需警惕。术前询问过敏史,高风险儿童做皮肤试验;术中备好急救药,出现皮疹、血压下降等症状可快速施救。
儿童麻醉术后会有哪些不适
术后儿童苏醒期可能出现暂时性不适,家长需掌握护理方法并识别异常:
疼痛:婴幼儿哭闹扭动、学龄儿童诉伤口痛。临床按手术类型用口服镇痛药或静脉镇痛泵,家长可通过安抚转移注意力,疼痛加重时及时告知医护。
恶心呕吐:多因麻醉刺激胃肠道。术后让孩子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误吸;严格遵循禁食禁饮时间,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如果频繁呕吐或伴腹胀腹痛需告知医生。
苏醒期躁动:术后短时间内孩子可能烦躁、乱抓,因药物未完全代谢,对刺激敏感。家长可轻握孩子的手、轻声呼唤,保持病房安静,若躁动持久或伴有意识模糊则需排查异常。
儿童麻醉术前该如何准备
术前准备是麻醉安全的重要环节,家长需做好三点:
严格禁食禁水:这是预防麻醉中误吸的关键,家长需按医生要求严格把控时间。切勿因心疼孩子饥饿偷偷喂食或喂水,即使少量牛奶、果汁也可能导致胃内容物残留,麻醉时胃内食物反流进入气管,引发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严重时危及生命。若孩子术前口渴,可通过湿润嘴唇缓解。
完整告知病史:家长需详细向麻醉医生说明孩子的既往疾病,如是否患哮喘、癫痫、先天性心脏病、肝肾疾病等,以及近期是否有感冒、发烧、咳嗽等急性病症;同时告知孩子的用药史(如是否长期服用某类药物)、过敏史(如对青霉素、海鲜等是否过敏),即使是多年前的过敏经历也需提及。
配合术前检查:术前需完成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等基础检查,部分特殊手术还需做胸片、超声等检查。这些检查能帮助医生评估孩子的身体状况 —— 血常规可判断是否存在贫血、感染,肝肾功能影响麻醉药物的代谢速度,凝血功能可预防手术出血风险,心电图能排查心脏异常。
结语
儿童麻醉遵循 “安全第一、个体化方案” 原则,随着药物研发、监测技术进步,医疗安全进一步得到保障。家长无需过度恐慌,术前与麻醉医生充分沟通,术后遵循指导护理,出现异常及时反馈,就能最大程度保障孩子麻醉安全与术后恢复。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