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雷彦娇  单位:沙溪镇沙溪卫生院  发布时间:2025-08-29
276

疼痛是当今社会非常普遍的困扰,病人受到久坐、运动不足、错误姿势以及过度劳损等问题的影响,使得肌肉、骨骼问题较多,发生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上述疾病最为明显的症状就是疼痛。且随着病人的病程不断延长,其疼痛感也随之增加。因此,疼痛对病人的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随着中医技术的不断创新,浮针的出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疼痛治疗带来了新的路径,也为临床疼痛治疗提供了新的突破。那么浮针的原理是什么?又对哪些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浮针的起源

浮针是中医针灸医学与现代医学理论充分结合后的产物。该疗法由符仲华根据《黄帝内经》中的“直针刺”和现代针灸中的腕踝针相结合,于1996年对1例网球肘患者进行治疗时,利用直针刺的方法进行皮下进针治疗,获得显著的疗效,由此发明“浮针”。随着浮针研究的不断深入,符仲华发现,疼痛的治疗目标并非一个点,而是肌肉紧张、僵硬的区域,肌肉存在组织缺血引起疼痛及肌肉功能障碍,浮针则可以通过改善血液循环的方式,恢复肌肉的气血循环,达到止痛治疗的效果。

浮针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浮”字上:如果将传统针灸疗法看作是“深入”人体的治疗方法,浮针则将治疗的位置放在相对浅表的位置上,通过“肌肉之上、筋膜之中”的治疗位置,对疼痛进行治疗。其原理在于,通过特制的针具对肌肉周围的皮下软组织、浅筋膜处进行逆行水平扫散,以此刺激局部环境,达到舒经活络的效果,使深层血液可以滋养、纠正皮下浅筋膜组织,达到缓解、消除疼痛的效果。

与传统针灸治疗相比,浮针的见效更快,其创伤性更低,且能够避免传统针灸治疗期间产生的疼痛感,在缓解疼痛、杂症方面的效果更高,现已成为我国大量中医院康复科室、疼痛科室的重要理疗技术。

浮针的应用优势

安全性高。浮针治疗是通过特制的针具,在人体皮下浅表层进行松解、分离和刺激,以此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浮针的针具是针头圆滑、较粗的特制针具,材质一般为不锈钢,由于其针头是钝圆形,这使得针刺的深度相对较低,多在皮下浅筋膜层进行活动,同时配合“扫散式”的手法,对针刺部位周围的皮下筋膜形成机械刺激,不会深入到肌层、脏腑或血管密集部位,避免了传统针灸治疗期间,由于进针深度大、留针时间长所引起的疼痛、出血症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浮针治疗期间无需长时间留针,可以减少因为留针引发的晕针、滞针、感染等问题,尤其在儿童、老年病人中的应用安全性更高,因此在治疗安全性与治疗体验方面,与传统针灸相比更具优势。

操作简便、治疗成本较低。与传统针灸相比,浮针在取穴、行针等角度均有明显的优势,浮针每次治疗时的取穴数量较小,仅为1-2个,且进针手法简单,以直刺为主,治疗时仅操作10-20分钟,且无需留针,无需长期多次治疗,因此在节约成本方面优势显著。尤其对于中青年龄段的病人,其日常工作繁忙,反复治疗、长时间治疗较为困难,浮针则可以在短时间迅速改善病人的症状,因此适用人群更广。

可大量推广应用。由于浮针疗法的理论与操作规范均十分清晰,其疗效也十分明显,可通过对病人的“疼痛区域”进行标准化的操作,对病区的定位更加准确,对医生的临床经验要求较低,使得浮针疗法的临床推广应用十分便捷,医生在经过系统性培训后,均可以产生较好的临床诊治效果,可以惠及更多的病人。

浮针的主要适用范畴

浮针主要针对疼痛类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肌肉骨骼等方面的疾病中应用效果较好,尤其是在慢性劳损、功能性障碍等疾病的治疗中应用优势显著。

1.颈肩疾病

颈肩疾病是目前我国引起疼痛、影响生活质量的最常见疾病类型,颈肩部位的疾病多以颈椎病、肩周炎为主,且由颈椎病引起的颈肩部位僵硬、疼痛占比也较高。此外,部分病人受睡姿、睡眠环境影响出现落枕疼痛,也可以通过浮针进行治疗。一些病人虽然并未发展为颈椎病、肩周炎,同样存在长期伏案、过劳引起的颈肩酸胀、疼痛症状。上述疾病与症状均可以通过浮针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2.腰背部疾病

除颈肩部位外,腰背部疾病也是导致疼痛的主要病因,如由重体力劳动、久坐等引起的腰肌劳损、慢性腰背部疼痛、腰椎间盘突出、腰部肌肉紧张痉挛,以及久坐引起的腰背部酸痛等,均适于通过浮针治疗。

3.四肢与关节疾病

四肢、关节疾病也是受到疼痛影响最多的疾病类型,尤其在膝关节、肘关节、足底筋膜、髋关节以及踝关节等承重较多、劳损较为严重的部位,其疼痛感也较为强烈。针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网球肘、肘关节功能障碍等疾病引起的疼痛干预效果较好。此外,足底筋膜炎、髋关节劳损、踝关节劳损通过浮针治疗的效果较高。

4.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是导致日常生活中躯体疼痛的主要疾病类型,急性、慢性的肌肉拉伤、劳损、筋膜炎、肌纤维粘连,以及重大疾病康复期的疼痛,通过浮针治疗均有较好效果。此外,包括偏头痛、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疾病类型,也可通过浮针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

浮针的治疗禁忌

在了解过浮针后,我们不难看出浮针的应用范畴十分广泛,那么浮针是否可以对所有的疼痛均有明显的作用呢?答案是否定的。如果病人存在明确的凝血功能障碍、严重的心脏疾病,或处于重大疾病急性发作期,其通过浮针治疗的效果较差。如果存在皮肤感染、溃疡,也无法通过浮针治疗。重大的恶性肿瘤病人无法通过浮针获得有效的镇痛效果。如果是妊娠期的女性,则不可以将浮针应用于腰腹部治疗。

总之,浮针对疼痛的干预效果较好,尤其针对肌肉骨骼相关疾病的治疗优势明显,在治疗前需评估病人的个体情况,确认其适于使用浮针治疗,方可进行治疗,避免禁忌证影响病人的治疗安全。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