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在医院的介入室里,有这样一群默默坚守的身影,他们虽不手持手术刀,却同样是守护患者健康的“主角”。他们身着厚重的铅衣,在射线的光影交错中,为每一台介入手术保驾护航,他们就是介入室护士。
介入手术,作为现代医学中极具挑战性和创新性的治疗手段,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心血管、神经、肿瘤等多个领域。它通过在人体自然腔道或微小创口的基础上,借助先进的影像设备引导和特殊的介入器械操作,精准地到达病变部位进行治疗。然而,这一过程中产生的X射线辐射,如同隐藏在暗处的“隐形杀手”,时刻威胁着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
铅衣,便是介入室护士抵御辐射的“铠甲”。它看似普通,实则蕴含着高科技。铅衣采用特殊的含铅材料制成,能够有效地屏蔽X射线。一件合格的铅衣,其铅当量通常在0.25mmPb至0.5mmPb之间,这意味着它可以阻挡大部分的射线穿透,从而保护医护人员的身体免受辐射伤害。
每天,介入室护士们早早来到科室,穿上厚重的铅衣,开始一天的工作准备。铅衣的重量一般在10至20多斤不等,长时间穿着,会给身体带来极大的负担。肩部、腰部、腿部,每一个部位都承受着铅衣的压力,仿佛被重重包裹。但护士们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没有丝毫怨言。
手术开始,护士们便进入紧张而有序的配合状态。他们要准确无误地传递各种介入器械,密切关注手术进展情况,及时为医生提供所需的物品和信息。在手术过程中,X射线持续发射,铅衣内的护士们就如同置身于一个无形的辐射场中。射线无情地穿透铅衣的每一个缝隙,试图寻找可侵袭的目标。护士们只能凭借着经验和专业素养,在射线的“枪林弹雨”中坚守岗位。
长时间穿着铅衣,会出现诸多不适。铅衣的材质不透气,汗水常常湿透衣衫,却无法及时散发,导致皮肤瘙痒、红肿。腰部因铅衣的重压,容易引发腰肌劳损,疼痛时常袭来。而且,铅衣的束缚感会影响身体的灵活性,护士们在传递器械、协助医生操作时,动作难免会受到一定限制,但他们依然凭借精湛的技术和默契的配合,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除了身体上的不适,心理压力也如影随形。每一台手术都关乎患者的生命健康,容不得半点马虎。护士们时刻紧绷着神经,全神贯注地投入工作。担心手术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害怕因为自己的疏忽影响手术结果,这种心理负担长期累积,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然而,即便面临如此多的困难和挑战,介入室护士们从未退缩。他们用坚强的意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诠释着对职业的热爱和对患者的责任。每一次成功完成手术,看到患者转危为安,他们心中便充满了成就感和欣慰。
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也为了提高介入手术的安全性和效率,护士们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他们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掌握最新的介入手术配合技巧和辐射防护知识。同时,医院也在不断改善介入室的工作环境,更新设备,优化防护措施,为护士们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
在铅衣下的世界里,介入室护士们是无畏的守护者。他们用身躯筑起了一道抵御辐射的防线,用爱心和耐心呵护着每一位患者。他们的付出或许不被大众所熟知,但他们的贡献却实实在在地挽救着无数患者的生命。让我们向这些铅衣下的英雄们致敬,感谢他们在介入室里默默守护,为健康点亮希望之光。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