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恒香  单位: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10-21
17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它是将动脉与静脉通过手术吻合形成的血管通路,便于进行高效的体外血液循环净化治疗。但这条特殊的通道需要精心呵护才能长久畅通、稳定发挥作用。了解并掌握其日常护理要点,对保障透析效果、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观察与监测

1.触诊震颤感知

每次透析前后,日常生活中,患者可用指尖轻轻放在内瘘处皮肤表面感受震颤。正常状态下应有明显且规律的搏动感,类似猫轻轻打呼噜时的震动幅度。若震颤突然减弱甚至消失,可能提示血管狭窄、堵塞等问题,需要立即告知医护人员进一步检查、处理,以保证内瘘通畅。

2.听诊杂音辨别

将听诊器探头轻置于内瘘上方听诊区,能听到清晰的吹风样血管杂音。持续存在的杂音表明血流顺畅;一旦杂音变弱、中断或者出现异常声响如高调尖叫声,往往是内瘘功能不良的信号,要及时就医排查原因并处理,必要时重新建立血管通路。

3.肉眼观察外观

留意内瘘周围皮肤颜色是否正常,有无发红、肿胀、淤青等现象;同时关注血管走行是否平直,有无局部隆起形成瘤样扩张。这些视觉变化可能是感染、渗血或血管瘤的前兆,早期发现有助于及时干预处理。

日常清洁与保护

1.温和清洗步骤

每日用温水和无刺激性肥皂轻柔擦拭内瘘所在手臂,动作要轻柔,避免用力揉搓损伤脆弱的血管壁。清洗后彻底冲洗干净残留皂液,防止化学物质刺激引起过敏反应。特别注意褶皱部位如肘窝、腋窝等容易藏污纳垢之处也要清理到位。

2.保湿护肤策略

洗净擦干后,适量涂抹医用凡士林或其他温和护手霜保持皮肤滋润,但切勿涂抹过于油腻厚重的产品,以免黏附灰尘杂物堵塞毛孔影响透气性。干燥季节可增加涂抹次数,维持皮肤良好状态有助于预防干裂出血。

3.防护意外伤害

睡眠时尽量避免压迫有内瘘的一侧肢体,可选择侧卧位并将该侧手臂自然伸展放置于身体旁;穿衣时先穿患侧衣袖再穿健侧,脱衣顺序相反。日常活动中也要格外小心,避免尖锐物品划伤、碰撞导致血管破裂出血,内瘘侧手臂应避免提重物。

功能锻炼指导

1.握拳运动练习

空闲时段频繁做握拳动作,每次缓慢用力握紧拳头约5秒,然后完全放松手指张开手掌同样持续5秒,反复循环进行。这种简单易行的锻炼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血管弹性,每天累计练习时间不少于30分钟为宜。

2.抬臂活动配合

结合握拳运动同步开展抬臂训练,将手臂伸直向上抬起至与肩平行高度停留片刻后放下复原,交替进行双侧手臂操作。此动作有助于改善上肢静脉回流状况,减轻水肿风险,尤其适合长时间静坐后的间歇性活动。

3.禁止负重提醒

务必牢记带有内瘘的手臂严禁提拿重物,一般建议负重不超过2公斤。因为过度用力会使血管承受过大压力,造成内膜撕裂、血栓形成等严重后果,严重影响内瘘使用寿命。

穿刺点护理细节

1.止血按压技巧

透析结束后拔针后立即用无菌纱布块垂直按压穿刺点至少15-20分钟,力度适中以既能有效止血又不阻碍远端血流为原则。期间不要频繁松开查看出血情况,以免干扰凝血过程导致皮下血肿扩大。

2.敷料更换规范

保持穿刺部位敷料清洁干燥,按照医嘱定期更换。更换新敷料前先用碘伏消毒棉签由内向外螺旋式消毒周围皮肤两遍,待干后再贴上新的无菌敷贴。若发现敷料渗湿、污染应及时提前更换。

3.结痂处理原则

少数情况下穿刺点可能出现微小结痂,不可强行抠除,应让其自然脱落。强行剥离不仅会引发再次出血,还可能带入细菌造成局部感染。

总之,动静脉内瘘作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通道,其日常护理绝非小事一桩。从细致的观察监测到科学的清洁保护,再到合理的功能锻炼以及严谨的穿刺点管理,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缺一不可。患者自身及其照护者只有严格遵循这些实用护理要点,才能确保内瘘长期稳定通畅,为顺利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奠定坚实基础,从而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延续生命希望。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