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敬正刚  单位:南部县升钟中心卫生院  发布时间:2025-06-27
720

近年来,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情绪对人们的身体健康的影响愈发突出,尤其是人们在生气后出现胃部不适甚至腹痛的现象。大部分人认为这种“气得胃疼”只是一种偶然情况,其实不然,这种情况是因“肝气犯胃”所致。中医有云“百病生于气”,早就说明了情绪对肠胃健康的影响。但是,大部分人们缺乏对“肝气犯胃”的了解,他们往往忽视了情绪调节在预防和改善胃肠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胃肠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高度重视情绪的管理,从而保证肠胃健康。那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肝气犯胃的相关知识。

1情绪风暴如何搅乱肠胃?

随着社会结构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变化,尤其是现代社会压力持续增加,人们因情绪波动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影响患者胃肠道功能的主要疾病之一。《黄帝内经》中的“木疏土”这一理论详细阐述了情绪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具体而言,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属木;而脾胃则主运化和消化,属土。因此如果患者的肝气运行通畅时,能够有效调节脾胃之气的升降,从而保障人体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但是,一旦人们出现生气、焦虑或抑郁等情绪波动,则容易导致肝气郁结,而人们的肝气郁结后便无法顺畅疏泄,最终导致肝气横逆犯胃,导致人们出现胃痛、胃胀等症状,进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2肝气犯胃又该如何治疗?

肝气犯胃型患者往往会出现呕吐或者干呕等症状,频繁出现吞酸、嗳气(即打嗝带有酸味)情况。同时,这类患者经常感到心情郁闷、胸口发闷,甚至还会出现烦躁易怒,或因委屈、郁结而悲伤欲哭。此外,患者胸肋两侧常有胀满不适的感觉,且其胃脘(上腹部)区会觉得不舒服甚至隐隐作痛。由于该病病发与肝胃不和、肝脾不调密切相关,因此中医治疗该病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为主,其中最常用的方剂是柴胡疏肝散。该方剂柴胡、芍药、川芎、香附疏肝理气,陈皮、枳壳、甘草理气和中。患者服用该方剂,使其呕吐、嗳气等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从而保证患者肝气能够正常舒展、不再郁结。

3肝气犯胃患者的情绪管理,比吃药更重要

对于肝气犯胃这类患者来说,虽然柴胡疏肝散或者逍遥丸等药物能够帮助患者疏肝理气,使其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但是,患者的情绪管理往往比单纯依靠药物更为关键,一旦患者如果不能有效调节情绪,病情很容易反复,就像“按下葫芦浮起瓢”,总是治标不治本。因此,人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掌握正确的情绪管理技巧,从而降低胃肠道疾病的发病率。那么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三个情绪管理小技巧,具体内容如下:

(1)深呼吸法:当你感到生气时,可以先让自己深吸一口气,然后再慢慢吐气,语速放慢,这种方法能够让心情渐渐平静下来,从而避免情绪波动。

(2)穴位按摩:脚背上的太冲穴是肝经的要穴,该穴位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和胃的作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适当按揉该穴位,能够舒缓肝气郁结,从而缓解了患者因肝气郁结导致的呕吐、嗳气等症状。

(3)食疗调理:玫瑰花、决明子均具有疏肝理气、清热和安神的作用,因此医生常常建议人们将其进行泡茶,从而缓解患者因肝气郁结导致的呕吐、嗳气等症状。

(4)避免熬夜:因此熬夜最容易损伤肝阴,一旦人体肝阴受损,体内阴虚火旺,会导致人们的情绪就会变得更加急躁和不稳定。因此,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尤为重要,以保证人们肝脏健康。

总之,人体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正常运转与脾胃的协调密切相关,而人体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转取决于气机的顺畅,其中肝主疏泄,是气机运行的关键。由于情绪会导致肝气郁结,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管理自己的情绪,从而预防胃肠道疾病的发生风险。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