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脐  单位:蓬安县人民医院药学部  发布时间:2025-10-17
65

孩子发烧就急着喂退烧药、把成人药掰碎减量给孩子吃、迷信“中药无副作用”自行用药……。家长的“爱”本是想缓解孩子不适,却可能因用药误区酿成伤害。儿童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肝肾功能、神经系统尚未健全,对药物的反应和敏感性不同于成人,不当用药会增加安全风险,这些高频误区必须警惕。

误区一:发烧就用退烧药,低于38.5℃也吃

不少家长认为“早用退烧药能让孩子少遭罪”,但发烧是免疫系统对抗病原体的正常反应,适度发烧有助清除病菌。儿童体温低于38.5℃时,优先通过温水擦浴、减少衣物等物理降温缓解;仅当体温超38.5℃且精神差、哭闹时,才遵医嘱用退烧药。

更危险的是,部分家长为“快速退烧”,给孩子联用两种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或超量服用。这两种药虽安全,但过量会损伤肝脏(对乙酰氨基酚)、肾脏(布洛芬),严重时可致肝肾功能衰竭。

误区二:成人药“减量”喂,方便又省钱

有些家长觉得“成人药成分和儿童药差不多,减量就行”,比如把成人感冒药、消炎药掰成小块喂孩子。这种做法完全错误:成人药剂量按成人代谢设计,儿童减量后仍可能超标;部分成分(如成人感冒药中的伪麻黄碱)会刺激儿童心血管,引发心慌、血压升高;成人药辅料(如酒精、防腐剂)也可能对儿童有害。

像成人用的诺氟沙星胶囊,会影响儿童骨骼发育,18岁以下禁用;复方甘草片含阿片成分,儿童服用可能成瘾,这类药无论怎么减量都不能给孩子吃。

误区三:迷信“中药副作用小”,自行用药

很多家长认为“中药温和安全”,孩子感冒咳嗽时,自行熬制金银花水、贴中药贴。但中药并非无副作用,儿童耐受性更低,盲目使用风险高:金银花、菊花性寒凉,儿童脾胃虚弱,过量饮用易致腹泻、腹痛;中药贴中的麝香、红花可能刺激皮肤,引发过敏,甚至影响内分泌;“偏方中药”成分不明,可能含铅、汞等重金属,长期服用会损伤肝肾功能和神经系统。

误区四:症状缓解就停药,不按疗程吃

“孩子不烧不咳了,药就不用吃了”,这种想法会导致疗程不足,病原体未被彻底清除,易引发病情反复。比如儿童细菌性扁桃体炎,需服阿莫西林5-7天,若症状缓解就停药,残留细菌可能“反扑”,还可能产生耐药性,影响后续治疗。

反之,“多吃几天巩固效果”也不可取,即使症状消失仍过量服药,会加重肝肾负担,比如长期吃退烧药可能致肝损伤。

误区五:忽视保质期与储存,过期药也喂

有些家长不关注药品保质期,随意存放药品,过期后仍给孩子吃。过期药品有效成分会分解,不仅无效,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如对乙酰氨基酚过期会生成有毒对苯醌),引发恶心、呕吐甚至中毒。

药品储存不当也会影响药效:布洛芬混悬液需避光密封,长期暴晒会使成分降解;糖浆类药品打开后需冷藏,常温放置易滋生细菌,导致孩子肠胃不适。

儿童用药安全,牢记4个关键

遵医嘱用药:孩子生病先就医,由医生判断病因、开儿童专用药,严格按剂量和疗程服用,不自行加药、减药或换药。

选儿童专用药:优先选标注“儿童专用”的药物,仔细看成分表,避开伪麻黄碱、诺氟沙星等儿童禁用成分,不喂复方药,避免成分叠加。

正确喂药:除另有医嘱或特殊说明外,一般应用温开水送服,不与果汁(酸性物质会破坏药效,西柚汁与多种药物有相互作用,会增加不良反应)、牛奶等乳制品(补铁/锌剂、含金属离子的护胃剂、蒙脱石等应避免与其同服)同服;婴幼儿用喂药器,不强行灌药,防止呛咳。

规范储药与清理:每3-6个月整理家庭药箱,及时丢弃过期药(放入有害垃圾桶);儿童药与成人药分开存,糖浆、眼药水需冷藏,且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防止误服。

儿童用药无小事,家长的细心与谨慎是孩子安全的保障。“儿童不是缩小版成人”,避开这些误区,科学用药,才能让孩子健康恢复、茁壮成长。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