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明红梅  单位:四川省汶川卧龙特别行政区卧龙镇卫生院  发布时间:2025-06-25
367

现代生活中,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和运动量的减少,高胆固醇血症已成为困扰众多人群的健康问题。胆固醇是人体不可或缺的物质,它参与细胞膜的构成、激素合成以及维生素D的代谢,但当血液中胆固醇水平过高时,却会对健康造成诸多潜在威胁。

高胆固醇对健康的潜在影响

1.心血管系统损害

高胆固醇最主要的危害体现在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上。血液中过多的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常被称为“坏胆固醇”),会在血管壁内沉积,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些斑块会使血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导致血管腔狭窄,阻碍血液的正常流动。

当冠状动脉受到影响时,会引发冠心病,患者可能出现心绞痛,表现为胸部压榨性疼痛、胸闷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心肌梗死,危及生命。如果脑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引发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导致脑梗死,造成肢体偏瘫、言语障碍、认知功能下降等严重后果。此外,外周血管(如,下肢动脉)被斑块堵塞,会引起下肢疼痛、麻木、间歇性跛行,严重者可能面临截肢风险。

2.其他系统影响

高胆固醇还会对其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在肝脏方面,过多的胆固醇会在肝脏内堆积,增加脂肪肝的发生风险。长期的高胆固醇血症会影响肝脏的正常代谢功能,导致肝功能异常。

此外,高胆固醇与糖尿病也存在关联。高胆固醇会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降低,进而导致血糖调节失衡,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同时,高胆固醇还可能影响肾脏的血液灌注和功能,加速肾脏疾病的进展。

降低胆固醇的有效方法

1.饮食调整

控制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摄入: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如肥肉、黄油、奶油等,这些食物富含饱和脂肪,会升高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同时,避免食用含有反式脂肪的加工食品,如油炸食品、糕点、饼干等,反式脂肪对心血管健康危害极大。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以及豆类。膳食纤维能够与肠道中的胆固醇结合,促进其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液胆固醇含量。

选择健康的蛋白质来源:用瘦肉、鱼类、豆类、坚果等优质蛋白替代部分红肉。特别是富含ω-3脂肪酸的深海鱼,如三文鱼、金枪鱼,能降低血液甘油三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2.运动锻炼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此外,适当进行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有助于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进一步促进胆固醇的消耗。

3.生活方式改变

戒烟限酒:戒烟和限制饮酒量,男性每天饮酒不超过25克酒精,女性不超过15克酒精,有助于改善胆固醇水平。

控制体重: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身体质量指数BMI在18.5—23.9之间),可以有效降低胆固醇水平。减轻体重能够减少身体对胆固醇的需求,同时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胆固醇的代谢。

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保证7—8小时的充足睡眠,有助于维持身体各项机能的正常运转,促进胆固醇的平衡。

4.药物治疗

对于胆固醇水平未达标或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患者,医生可能推荐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他汀类(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能降低LDL-C水平;依折麦布减少胆固醇吸收;高甘油三酯患者可能用贝特类(如非诺贝特)。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患者需遵医嘱服药,定期检查血脂和肝功能,监测疗效和副作用。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