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俗话说:“今冬进补,明年打虎。”随着气温逐渐降低,如何顺应自然规律,为身体积蓄能量,成为许多读者关心的话题。在源远流长的中医药宝库中,中药膏方以其独特的纠偏祛病、补虚扶正作用,被誉为冬令进补的“宝藏”,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何为膏方?不止是“补药”那么简单
许多人将膏方简单理解为“补药”,这是一种误解。膏方,又称“膏滋”,是一种将数十味中药材,经多次煎煮、滤汁、浓缩后,再加入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胶类以及冰糖、蜂蜜等辅料收膏而成的半流体状剂型。
四季进补膏方是一种根据中医理论,结合四季变化和人体需求而调配的滋补品。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人体也需要顺应自然,调理肝气,增强免疫力。夏季炎热,人体容易出汗,消耗较大,需清热解暑、养心安神。秋季干燥,人体容易出现肺燥、皮肤干燥等问题,需滋阴润肺、养阴生津。冬季寒冷,人体需要补充能量,增强抵抗力,适宜温补。
它的核心精髓在于“一人一方,量体施补”。经验丰富的中医师会通过详细的“望、闻、问、切”,全面洞察您的体质状况、既往病史和当下不适,辨证论治后开出大型复方。它并非简单的“十全大补”,而是通过滋补、治疗、调理三者结合,达到平衡阴阳、调和气血、扶正祛邪的目的。
您适合服用膏方吗?对号入座看这里
膏方虽好,但有其最佳适应人群。如果您属于以下情况,不妨考虑在今冬寻求专业中医师的帮助,定制一料属于自己的膏方。
亚健康状态的“调理师”:长期处于疲劳、失眠、记忆力减退、精力不济、情绪低落的状态,但体检又无明确疾病指标。膏方可以帮助您从根源上调理,恢复身体的平衡状态。
慢性疾病的“稳定器”: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胃炎、冠心病等。在疾病稳定期服用膏方,可以巩固疗效,增强脏腑功能,减少急性发作的频率和程度。
术后产后的“修复师”:大病、手术后或女性产后,身体处于气血亏虚、元气大伤的状态。膏方能够系统、和缓地培补气血,促进机体修复,重塑健康根基。
中老年朋友的“抗衰丸”:伴随年龄增长,出现肝肾亏虚、腰腿酸软、头晕耳鸣、夜尿频繁等症状。膏方可以填补精髓,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
开具与服用膏方,步骤有讲究
服用膏方是一个科学的系统工程,切不可盲目跟风。
第一步:寻师开方是前提。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必须由专业中医师为您辨证后,开具个性化处方。切忌购买所谓的“成品膏方”或照搬他人的方子,否则可能“南辕北辙”,适得其反。
第二步:“开路方”来打基础。对于脾胃功能较弱、舌苔厚腻、体内有湿热或痰湿者,医生通常会建议先服用1-2周的“开路方”。这就像施肥前先松土,目的是调理脾胃功能,清除体内垃圾,确保后续膏方能够被充分吸收,避免出现“虚不受补”的腹胀、食欲差等问题。
第三步:服用时间与方法。传统认为,从冬至日起大约50天左右(即“头九”到“六九”)是服用膏方的最佳时间。每日早晚各一次,取一汤匙膏方,用温开水融化后空腹服用,利于吸收。
服用膏方的注意事项
忌口须知:服用膏方期间,一般应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以免妨碍脾胃消化功能。服用含有人参的膏方时忌食萝卜、茶叶;服用含何首乌的膏方时忌食猪血、羊血。
暂停时机:如遇感冒、发烧、咳嗽、急性肠胃炎等急性疾病时,应立即暂停服用,待疾病痊愈后再继续。
储存方法:膏方应密封冷藏储存。每次取用需用干净的专用汤匙,避免污染和变质。
结语
一料良膏,融汇中医治未病之至理与辨证论治之精华。它不仅是医匠精神的凝结,更是为身心安康所作的深远筹划。时至冬令,阳气潜藏,正是《黄帝内经》所言“养藏”之道。谨承师嘱,服此膏滋,可收扶正固本、调和阴阳之功,以为来年焕发生机奠定根基。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