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如果说心脏是发动机,那么肾脏就是身体的“污水处理厂”。可一旦这个工厂罢工,身体里的废物和水分就会“积压成灾”。这时候,透析就成了救命的“代班工”。很多透析患者心里都有疑问:“我是不是要一辈子跟透析机绑在一起了?”“透析会不会越来越虚弱?”其实,透析不是“末日通知书”,而是让生命继续前行的另一种方式。关键在于:你如何管理它,让生活依旧有滋有味。
透析的日常
很多人以为透析就像“洗衣机”洗衣服,把脏东西洗掉就好。其实,透析背后的故事远比你想象得复杂。血液透析:血液被引到体外,经过透析器过滤掉毒素和水分,再回到身体。就像把河水引出去,用滤网过滤,再送回湖泊。腹膜透析:透析液注入腹腔,利用腹膜作为“天然滤网”,慢慢把废物清出去。
关键护理要点一
透析患者的饮食,简直就是一场“化学实验”。吃多了不行,吃少了也不行,控制不好还可能危及生命。
1.水——不是越多越好
透析患者的肾脏排水功能差,多喝水等于给身体“加负担”。喝多了会导致水肿、心衰、呼吸困难。
2.钾——小小离子,大大风险
香蕉、橙汁、土豆这些“健康食物”,对透析患者却可能是“危险食物”。钾过高会导致心脏骤停。护理建议:避免高钾水果、果汁、浓汤。烹饪时先把蔬菜焯水,倒掉第一遍水,减少钾含量。
3.蛋白质——适量才是王道
肾病患者常常被告知要少吃蛋白,但透析后蛋白质会大量丢失,反而需要适量补充。护理建议:多选择优质蛋白,如鱼、蛋清、牛奶。少吃动物内脏、肥肉。
关键护理要点二
透析不只是“去医院挂个号、上个机”,而是一门需要坚持、规范和配合的学问。
1.按时透析,别偷懒
有些患者觉得自己没啥不舒服,就想少透一次。结果体内毒素蓄积,出现头晕、恶心,甚至心脏问题。护理提醒:透析是救命稻草,不是可选项目。偷一次懒,可能换来一次重症监护。
2.保护血管通路
血液透析靠的是“动静脉内瘘”这条生命线。如果内瘘坏了,透析就成了“空谈”。护理建议:内瘘手臂避免测血压、抽血、搬重物。每天摸一摸内瘘,看是否有“震颤感”,一旦消失要立刻就医。
3.警惕并发症
透析时可能出现低血压、痉挛、头晕。这些不是“机器小脾气”,而是身体的警告。护理措施:保持耐心配合,及时告诉护士症状。调整透析参数,避免过度超滤。规范透析,就像定期保养汽车,只有好好“洗”,身体这台机器才能跑得更远。
关键护理要点三
别以为透析只是“身体上的事”。事实上,很多患者更难熬的是心理负担。
1.“我是不是拖累家人了?”
护理建议:医护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强调他们的“存在价值”,让他们明白:透析不是负担,而是生命延续的桥梁。家属要多给予陪伴和正面反馈,比如一起参加简单的活动,增强归属感。
2.“我还能活多久?”
患者最常问的问题,其实是对未来的恐惧。护理建议:给患者设定“小目标”,比如“这周我要散步三次”,逐步建立信心。借助病友互助小组,让患者看到“有人比我走得更远”,从而增强动力。
3.“我想活得更像正常人。”
透析不是生命的全部,生活还要有诗和远方。护理建议:鼓励患者保留爱好,比如画画、听音乐、养花。医护团队可以组织小型活动,让透析室不仅是“治疗场所”,也是“温暖的港湾”。
家庭与团队的双重守护
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不只是护士和医生的事。家庭的理解、社会的支持、医疗团队的合作,都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家人是第一道防线:帮忙监督饮食、陪伴透析、给予心理安慰;医护是专业后盾:从营养、透析方案到心理疏导,提供全方位指导;患者本人是“队长”:只有积极配合,生活质量才能稳步提升。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