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卢君  单位:揭阳市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  发布时间:2025-08-29
192

早产儿由于出生时各项生理功能尚未发育成熟,离开医院后仍需要家长在家庭中进行细致的照护。合理的喂养、良好的生活环境、科学的健康监测,以及心理和早期教育的辅助,都能帮助早产儿顺利追赶同龄孩子的发育水平。家长若能掌握正确的方法,便能在日常生活中为宝宝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保障。

合理喂养:科学补充助力成长

早产儿由于出生时体重偏低、脏器发育不成熟,对营养的需求更高,也更容易出现喂养问题。出院后,家长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喂养方式,以母乳优先,必要时可添加母乳强化剂或用早产儿专用配方奶,以保证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供给,强化营养。宝宝生长发育达标后应逐步调整配方奶,避免宝宝消化不良。家长在喂养过程中要观察宝宝的吃奶量、体重增长和排便情况,如发现吃奶困难、呕奶频繁、腹泻或体重停滞,应及时就医。添加辅食需根据宝宝的纠正月龄而非实际年龄,通常在纠正月龄4~6 个月开始,辅食以细腻、易消化为主,逐渐增加种类和量。还要注意补充维生素 D、钙剂、铁剂等,以预防佝偻病和骨质发育不良、贫血等。

环境管理:营造安全健康的生活空间

早产儿免疫力低下,对外界环境非常敏感,家庭环境的安全与卫生直接影响他们的康复和成长。出院后,居室应保持空气清新,避免吸烟、油烟和灰尘污染,温度控制在 24~26℃,湿度保持在 50%~60%,防止呼吸道感染和皮肤干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探访,尤其在流感或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避免交叉感染。宝宝的床单、衣物要勤洗勤换,最好使用纯棉材质,减少皮肤过敏风险。注意适宜的光照与声响,避免强光和过度噪音影响早产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对家庭环境的安全性也要特别关注,床护栏、婴儿床高度、避免尖锐物件等,防止坠床与意外伤害。家长要建立健康管理意识,通过清洁、安全的环境为宝宝提供一个有利于免疫力提升和神经系统发育的空间,让早产儿能够更安心地成长。

健康监测:密切关注生长与发育

早产儿出院后,定期健康随访和科学监测至关重要。由于早产儿容易出现生长迟缓、贫血、呼吸道疾病、神经运动障碍等问题,家长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体检和疫苗接种。监测重点包括身高、体重、头围的增长情况,观察是否符合纠正月龄的发育曲线;还要关注宝宝的神经运动发育,如抬头、翻身、抓握、坐立等动作是否能按时完成。对于视力、听力,也应在随访中重点筛查,避免因早产造成的感官发育迟缓被忽视。日常生活中,家长要仔细记录宝宝的饮食、睡眠、排便、发热或咳嗽等情况,并与医生分享,方便调整管理方案。通过系统的健康监测,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还能在早期进行干预,大大提高康复与追赶生长的机会。疫苗接种应遵循早产儿的补种计划,避免延误。

心理与早教: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早产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除了身体的康复,还需要重视心理和智力发育。家长在日常照护中,应给予宝宝更多的安全感与陪伴。轻柔抚触、安抚抱抱、轻声逗话等,都有助于增强亲子关系,减少宝宝的不安与哭闹。适度的早教训练同样重要,纠正月龄满 3 个月后,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启蒙活动,如色彩鲜明的玩具、眼神交流和轻柔音乐,这些刺激有助于促进宝宝视觉、听觉和语言发育。随着宝宝逐渐长大,可以加入翻身训练、手眼协调游戏和爬行练习,帮助肢体和大脑的协调发展。通过身体与心理的双重呵护,早产儿不仅能够在身体上追赶同龄孩子,还能在认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上健康成长。家长自身的心理状态也很关键,长期护理早产儿可能带来焦虑和压力,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支持或参加家长支持小组,获得经验分享和情感支持。

早产儿的成长之路需要更多的耐心与关怀,只要家长在合理喂养、环境管理、健康随访和心理早教等方面做到科学与细心,就能大大降低潜在风险,促进宝宝全面发展。家庭照护不仅是医学护理的延续,更是爱与责任的体现,为早产儿的健康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