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生活中,总有一些意外来得猝不及防。比如,正在忙工作、吃饭、散步时,突然胸口一阵剧痛,像压了一块大石头,呼吸都变得困难。这种时候,很多人会慌了手脚,甚至想着“忍一忍就过去了”。但你知道吗?胸痛可能是身体发出的紧急信号,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大祸。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胸痛发生时该怎么应对,关键时刻,这些知识真的能救命!
黄金4分钟:为什么这么重要
医学上常说“时间就是生命”,尤其是在胸痛发生时,前几分钟的应对直接关系到后续的治疗效果。比如,在心脏病发作时,越早干预,受损的心脏组织就会越少。而对于像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严重问题,延误几分钟,就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因此,抓住“黄金4分钟”至关重要。但很多人对“黄金4分钟”有误解,以为这就是医生抢救的时间,其实不然。它更强调普通人也能通过正确操作,在关键时刻为专业医疗争取时间。下面所说的这些步骤,普通人也能轻松掌握。
1.第一步,立刻停止一切活动
当你感到胸痛时,第一件事就是停下手中的事情。无论是工作、运动,还是日常走路,立即找个安全的地方坐下或躺下。为什么?因为活动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就像给已经漏气的轮胎继续打气,只会让情况更糟。此时一定要保持安静,避免说话或大笑,这能减少身体的耗氧量。同时要注意放松姿势,保持半躺或平躺,双腿弯曲,这样能减轻胸腔压力,缓解不适。而且还要解开束缚,松开衣领、腰带,确保呼吸顺畅。大家一定要记住,在这一时刻,不要试图“撑一撑”。很多人误以为休息一会儿就能缓解,但如果胸痛持续超过5分钟,说明问题可能已经很严重,必须立即行动。
2.第二步,快速判断并采取初步措施
引起胸痛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心脏问题,也可能是胃食管反流、肌肉拉伤等。但无论是什么原因,要记好,先做这两件事。第一是含服急救药物(如果家里备有)。对于确诊过心脏问题的人,如果家中备有硝酸甘油片,可以舌下含服一片。假如5分钟后没有缓解,还可以再含服一次,但切记,最多不超过3次。如果含服后出现头晕、血压下降,比如感觉眼前发黑,一定要立即停止使用。如果是怀疑心脏病发作,倘若身边有人明确告诉你“可能是心脏病”,且没有药物过敏史,可以咀嚼一片阿司匹林,注意是300毫克的。阿司匹林能帮助防止血液凝固,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第二是观察身体信号,是否伴随冷汗、呼吸困难或濒死感?这些可能是严重疾病的信号;疼痛是否放射到左臂、下颌或背部?这可能是心脏问题的典型表现;是否持续超过20分钟?如果休息后依然没有缓解,说明问题可能已经超出普通范畴。
3.第三步,立刻拨打急救电话
拨打120是救命的关键。很多人会犹豫:“要不要自己开车去医院?”但事实上,急救车上的设备和专业人员能在路上就开始处理。比如,心电图监测、除颤仪、急救药物等,这些在家庭或普通车辆上都无法实现。更重要的是,急救车可以直接联系医院的胸痛中心,提前启动绿色通道,缩短救治时间。拨打120也是有技巧的,我们在拨打120时要说清楚以下几点:
①具体位置:说清楚街道、小区或标志性建筑,方便急救车快速找到你。
②目前状况:描述胸痛的性质(如压榨感、刺痛、烧灼感)、持续时间以及伴随症状(如出汗、头晕、呼吸困难等)。
③既往病史: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史,一定要告知。
④已采取的措施:比如是否含服了硝酸甘油或阿司匹林。
此时一定要记住,不要让旁人代替你说,尽量自己接听电话并描述情况。如果实在是无法说话,才可以让身边的人代为说明。
4.第四步,等待救援时的注意事项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不要随意走动或试图自己解决问题。以下几件事能帮你更好地配合救援。首先我们要保持呼吸通畅,衣领、腰带都要松开,确保空气流通。如果感到呼吸困难,可以尝试半坐位,但不要勉强。其次是要避免喝水或吃食物,当胸痛发作时,吞咽可能会引发呕吐,导致窒息。另外记住,不要擅自服用家中不明药物,尤其是过期药或未咨询医生的药。最后是调节好情绪,焦虑和恐惧会让心跳加快,增加心脏负担,所以尽量保持平静,深呼吸几次。如果身边有人,一定要让他们陪伴,给予心理支持。
除此之外,在等待救援时,准备好信息也很重要。想办法提前准备好医保卡、病历本、常用药物清单,方便医护人员快速了解情况。如果家中有记录症状变化的纸条,也能为医生提供重要线索。
就医时的黄金机会
当急救车到达后,医护人员会迅速评估情况,并根据需要启动胸痛中心的绿色通道。此时,配合医护人员的指示是最为重要的。
1.尽量选择有胸痛中心的医院
胸痛中心是专门处理急性胸痛的医疗团队,从入院到开始治疗的时间通常控制在90分钟内。这意味着,越快到达这类医院,越能争取到宝贵的救治时间。
2.不要舍近求远
有些人可能会担心“离家近的医院没能力”,但事实上,拖延时间比医院规模更重要。即使附近医院条件有限,也能通过远程会诊或转院流程协调后续治疗。
3.积极配合检查和治疗
心电图是判断心脏问题的最快方法。
血液检测:通过检测心肌酶等指标,可以确认是否存在心肌损伤。
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可帮助排除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严重问题。
日常预防:护心从生活细节做起
最好的“急救”是日常的积极预防,以避免胸痛发生。以下这些习惯要记住,它们能帮你降低风险。
1.戒烟限酒
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心脏病风险。戒烟5年后,心梗风险可下降50%。
酒精摄入过多会导致血压升高,建议每天不超过1杯,如果是啤酒的话,控制在350毫升。
2.控制体重和血压
我们要将体重指数控制在18.5-24之间,腰围男性不超过90厘米,女性不超过85厘米。高血压病人需定期监测,遵医嘱服药,避免血压波动。
3.适度运动
我们每周至少要进行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像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都可以。注意:要避免突然剧烈运动,尤其是长期久坐的人,运动前先热身。
4.健康饮食
大家每日盐摄入量尽量不超过5克,同时要减少油炸食品和高糖饮料。每天多吃一些蔬菜水果,能够增加膳食纤维,控制胆固醇摄入。
5.定期体检
40岁以上的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心电图、血脂、血糖检查。如果是有心脏病家族史的人群,那么就需要更早开始关注心血管健康。
重要提醒:这些“不典型”胸痛也别忽视!
不是所有心脏问题都像电影里那样“痛得打滚”! 尤其对女性、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来说,胸痛可能不明显,或者表现为:
①持续的上腹痛、烧心感(像胃病)。
②不明原因的牙痛、嗓子发紧、脖子酸痛。
③突然的、无法解释的极度疲劳、恶心呕吐、出冷汗。
④活动时出现胸闷、气短,休息几分钟就好。
⑤“主动脉夹层”痛起来更要命:感觉是突然的、剧烈的、撕裂样或刀割样的胸背痛,可能从前胸痛到后背。这种情况极其凶险,必须立即呼救!
⑥肺栓塞也可能胸痛:常伴有突然出现的呼吸困难、呼吸时胸痛加重、咯血,尤其是有久坐不动、近期接受过手术、患有肿瘤等风险因素的人。
原则只有一条,任何突发的、严重的、让你感觉从未有过的不适感,或者任何轻微不适但反复出现、活动后加重的情况,都值得你高度重视,及时就医!宁可“虚惊一场”,绝不“追悔莫及”。
总而言之,在突发胸痛时,不要陷入恐慌,一定要记住这几点:立刻停止活动、含服急救药、拨打120、等待救援时保持冷静。这些操作看似简单,却能在关键时刻为生命争取时间。而日常的健康习惯,更是预防胸痛的根本。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