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艳丽  单位:东营市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06
5200

“上下楼梯膝盖咯吱响”“阴雨天关节像被针扎”“久坐后起身要扶着桌子才能站稳”——这些场景在老年群体中并不陌生。关节痛作为老年常见问题,不仅影响日常活动,还可能引发焦虑、失眠等连锁反应。通过护理能缓解疼痛、延缓病变,帮助老年人维持生活质量。

先辨“痛因”:不同关节痛,护理有侧重

关节痛的根源多样,盲目护理可能适得其反。居家护理的第一步,是通过症状初步判断疼痛类型。

退行性骨关节炎多发生在膝盖、髋关节等负重关节。疼痛特点是“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晨起可能有5~10分钟僵硬感,活动后缓解,晚期可能出现关节变形(如膝盖内翻)。

类风湿关节炎常累及手指、手腕等小关节,疼痛伴随“对称性肿胀”,晨僵时间超过1小时,阴雨天或劳累后症状明显加重。

痛风性关节炎多在夜间发作,突发剧烈疼痛,常见于大脚趾关节,伴随红肿热痛,与高嘌呤饮食、饮酒等诱因密切相关。

若出现关节明显红肿、发热、无法活动,或疼痛持续2周以上,需及时就医检查(如X线、血常规等),避免延误治疗。

居家护理“三板斧”:止痛、护关节、防恶化

1.科学止痛:从“硬扛”到“精准缓解”

物理止痛:急性期(关节红肿)用冷敷(冰袋裹毛巾)减轻炎症,每次15分钟,注意冻伤;慢性疼痛用热敷(热水袋或热毛巾或红外线灯)促进血液循环,每次20分钟,温度以不烫皮肤为宜。

姿势调整:膝盖痛者坐时在脚下垫矮凳,减少关节压力;腰腿痛者睡觉时在腰下垫薄枕,维持腰椎生理曲度。

2.关节保护:避免“过度使用”和“完全不动”

“省着用”关节:少爬楼梯、少搬重物,买菜用带轮购物车;膝盖痛者选软底鞋,鞋底厚度以2~3厘米为宜,减少走路时的冲击力。

温和运动“养关节”:关节无明显疼痛时,可做“直腿抬高”(平躺,腿伸直抬至30°,保持5秒,每次10组)锻炼大腿肌肉,减轻膝盖负担;游泳、骑自行车等非负重运动,既能活动关节又不增加压力。

3.生活细节:从饮食到保暖的“全方位防护”

饮食调理:每日摄入300毫升牛奶或等量豆制品,补充钙和蛋白质;适量吃深海鱼(如三文鱼)、坚果,获取不饱和脂肪酸;痛风患者需避免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等高嘌呤食物。

保暖防潮:关节对温度变化敏感,秋冬可戴护膝、护腕(选择弹性好的款式,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南方潮湿地区可用除湿机,保持室内湿度50%~60%。

体重管理:体重每增加1公斤,膝盖就要多承受3公斤压力。若BMI(体重指数)超过28,可通过控制主食、增加蔬菜摄入缓慢减重(每月减1~2公斤为宜)。

警惕“误区”:这些做法可能加重疼痛

认为“痛了就该卧床休息”:长期不动会导致肌肉萎缩,关节更不稳,反而加重疼痛;

盲目按摩或贴膏药:关节红肿时按摩可能加重炎症,皮肤敏感者贴膏药易引发过敏。

老年关节痛虽难以彻底根除,却能通过耐心护理改善生活质量。关键在于把握“动与静”的平衡——既不过度劳累,也不刻意不动;兼顾“护与养”的细节——从保暖、饮食到运动,用温和方式守护关节。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