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石硙硙  单位: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06
4521

什么是“带瘤生存”

“带瘤生存”是指在癌症无法彻底根治的情况下,患者通过规范的临床治疗、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以及积极的心理调节,实现与肿瘤长期共存的一种生活状态。该理念强调,尽管癌症可能持续存在于体内,但只要采取系统有效的治疗手段,配合良好的饮食、运动、作息及心理干预,就能将肿瘤控制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进而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这一观念的提出,有助于改变人们对“癌症晚期即绝症”的消极认知,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恐惧情绪,激发治疗积极性,也为家属提供了心理支持,促使医患共同构建积极、乐观、有希望的抗癌氛围。晚期肿瘤生存期受哪些因素影响1.肿瘤的类型和恶性程度不同类型肿瘤的生物学特点差异很大,有的增殖较慢,预后良好,如部分乳腺癌或甲状腺癌,患者长期生存,并维持无瘤状态,但部分恶性肿瘤如胰腺癌或脑部胶质瘤,增殖快,易复发,预后差,生存时间短。2.个体的基础健康状况与治疗反应每个人的身体情况各不相同,包括年龄、免疫力、多年所患疾病以及生活习惯等因素都影响治疗的决策。有人能耐受高强度的化疗方案,而有的人由于基础健康问题不适合高强度化疗。如果忽略个体差异,可能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加重病情。因此,在肿瘤治疗中,需要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最合适的治疗计划,才能做到真正的个体化治疗。3.心理状态与家庭社会支持积极的态度以及来自社会的支持有利于提升人体免疫功能和治疗依从性,这对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有很大影响;相反,过于担忧或忧虑则容易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加快病情进展。家属的支持和照顾不仅能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还能帮助病人完成复杂且繁琐的医疗流程,提升其信心以及生存勇气。科学的带瘤生存策略有哪些1.医学治疗的个体化调整与规范化随访带瘤生存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对疾病的治疗,而是需要开展持续、规范的医疗行为。由于不同患者的年龄、体质、对治疗的耐受性等存在差异,治疗方案需要进行个体化调整。我们需要通过规律的体检、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实时调整治疗方案(如联合应用靶向治疗、免疫疗法和化疗),以期最大程度地提高疗效,同时将副作用降至最低。2.营养支持与身体机能的维护肿瘤患者的饮食搭配也极其关键,疾病本身及相应的治疗会导致患者出现疲劳无力、能量消耗大和营养不良等一系列症状,进而引起身体抵抗力下降,影响康复。因此需确保良好的蛋白质供给,摄入足够的热量、维生素及矿物质,并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或瑜伽等)来增加体力,维持健康体重,延缓病程进展。

3.情绪管理与心理干预并行推进

对一些可以长期带瘤生存的患者来说,各种负面情绪都会时有出现,心理的积极调整可以维持免疫系统的良好状态,也有利于提升带瘤生存的生活质量。患者可以通过冥想、写作、绘画、深呼吸等方式放松自我,还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癌症康复中心的帮助,同时亲友的鼓励与倾听也是一种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的力量。如何规划“带瘤而活”的生活与未来1.制定生活节奏与日常目标   规律作息有助于患者调节身心状态,避免过度疲劳。为患者制定明确的生活任务(如定时就餐、作息、适量运动、发展个人兴趣爱好等),这不仅会使生活更加规律,更有利于提升自我控制能力与自信心。当患者逐步实现这些小目标时,便会产生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降低无力感和焦虑感。2.保持社交参与与精神寄托   肿瘤患者应避免自我封闭,积极参加适合自己的社会活动,如与亲友交流、加入患者互助组织或线上康复社群等。同时,借助阅读、写作、绘画或宗教信仰获得内心的正能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孤独感与价值感缺失,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3.接受支持性照护与做好预案   支持性治疗涉及多学科协作,包括营养支持、心理疏导和疼痛管理等,均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可事前向家属交代自己的治疗意愿、突发情况的应急方案以及日常生活安排,并提前处理好经济、法律等相关事务。此举可增进患者与家属间的信任,为未来的规划做好准备,从而减少因未知而产生的压力。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