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燕  单位: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发布时间:2025-08-06
6132

心脏规律跳动是身体正常运转的基础,而房颤这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却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为中风埋下隐患。很多人知道房颤会让心跳变得杂乱无章,却不了解它为何会与中风这一严重疾病紧密相连。其实,房颤与中风之间有着明确的因果链条,从心房内血栓的形成到特定心脏结构的异常,再到抗凝治疗的关键作用,每一环都关乎中风风险的高低。弄清楚其中的缘由,才能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这种潜在危险。

心房内血栓:“定时炸弹”的形成

房颤的时候,心房就像一个失去指挥的混乱舞池,原本规律的收缩舞步全乱套了。这就导致血液在心房里也开始“撒野”,形成一个个漩涡和湍流。这么一折腾,血液就容易凝固在一起,形成血栓。这些血栓就像一颗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脱落,随着血液循环的“高速公路”到处跑。要是跑到脑血管里,把路给堵上了,那中风就来了。所以啊,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开一些抗凝药物,像华法林、利伐沙班、达比加群这些,来阻止血栓的形成,就像是给血管请了个“保镖”。

左心耳“闹情绪”:血栓风险上升

左心耳在心脏里本来也有自己的活儿要干,可房颤一来,它也跟着“闹情绪”,出现异常活动。这一异常,血栓形成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特别是左心耳功能不全的时候,简直就是给血栓形成“开绿灯”。不过别怕,现在医学有招儿,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就能派上用场,把这个容易形成血栓的“危险地带”给堵上,降低血栓捣乱的风险。

抗凝治疗

1.不足之患

抗凝治疗是预防房颤患者中风的关键一环。要是抗凝治疗没做到位,血栓就可能在心房里悄悄滋生。这时候,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就很重要了,它就像一个“信号灯”,告诉我们抗凝治疗有没有达标。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INR的目标范围,让抗凝治疗恰到好处,把血栓这个“小怪兽”拦住。

2.过度之忧

但抗凝治疗也不能太过火,要是过量了,出血的风险就会大增,特别是颅内出血,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反而会增加出血性中风的风险。所以得定期监测凝血指标,就像给抗凝治疗上了个“安全阀”,确保INR水平稳稳地在安全范围内,既不让血栓得逞,也不让出血来捣乱。

3.口服抗凝药:得用对才行

口服抗凝药就像一群“小卫士”,通过抑制凝血因子来降低中风的发生率。但要是使用不当,那可就麻烦了。患者必须得按时按量服药,不能自己瞎停药或者乱改剂量。而且还得时刻留意自己的身体有没有出血的迹象,比如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一旦发现不对劲,就得赶紧去找医生,让医生来调整治疗方案。

房颤患者要想远离中风这个“大恶魔”,就得从日常细节到医学干预全面重视这些问题。定期去医院做个心血管系统的全面体检,心电图、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等检查都不能少,这样就能清楚地知道心房颤动对中风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其次,把血压控制好也很重要,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少吃盐、多运动、减肥,保持规律作息,要是血压还是不听话,那就得在医生指导下让药物来帮忙了。同时,严格遵医嘱进行抗凝治疗,不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也是防范中风的关键。总之,多留意身体变化、早采取预防措施,才能让房颤患者稳稳地避开中风这个“坑”,安享健康生活。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