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个人的一生中或许都曾经历过发烧,也积累了一些应对发烧的经验和“窍门”。而当我们纵观历史,古今中外的人们又是如何与热病展开“缠绵”而英勇的抗争的呢?《退烧简史》(浙江教育出版社2024年5月出版)或许可以为好奇这一问题的读者提供一份既严谨又不失趣味的解答。这本书由北京大学医史学研究中心教授甄橙主编,来自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中医药大学等专业研究者共同创作,是一部面向大众的医学科普读物。
历史纵观:翔实的案例与上升的真理
在人类的历史上,关于“发热”的记载源远流长,人类与热病的斗争绵延数千年。早在两三千年前,巫医就会举行特定的仪式来取悦疾病之神,重度发热带来的昏迷和惊厥造就了当时人类对发热的崇拜,在古印度,发热更被尊为“众病之王”。天花、麻疹、“黑死病”……带来发热的疾病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缠绵共存,而正是在这样“互有胜负”的交手中,医学得到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的认知也不断进步。《退烧简史》首先梳理了中西方各自对热病认知的发展脉络,随后深入浅出地描绘了人类与历史上知名发热疾病抗争的历程,并展现了在实践中逐步发展的退热方法。书中“退热良方”章节则记载了历史上医学家们防治热病的策略与智慧,从“普济消毒饮”“补中益气汤”到现代医学中的肺炎、疟疾和天花,每一个术语背后都凝聚着医者们前仆后继的努力和精思深悟的成果。阅读这本书,仿佛置身历史长河,顺着作者撷取的每一块碎片,读者都能感受到人类探索真理的闪光。
妙趣横生:你不知道的医药“冷知识”
最早的“方舱医院”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希波克拉底如果想见到温度计,还需要再多活几个“五百年”?理发店门口红蓝白相间的柱状标志竟然与医学有关?而“双黄连”和“黄连”原来毫无关系!《退烧简史》在严谨缜密的学术底色之上,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贯穿全书,并巧妙地穿插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冷知识”。从理发师发明柳叶刀,到中医为阿司匹林定夺“四气五味”,这些“轶事奇闻”在作者信手拈来的文笔中一一呈现,哪怕是没有专业背景的大众读者,只需翻开这本书,也能从中领略医学史的奇妙与趣味。历史的细枝末节往往最能打动人心,而在惊叹与恍然大悟之余,人类在疾病面前不断探索、认知与进步的历程也跃然纸上。
全球视野:青蒿与阿司匹林殊途同归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遇到疾病时往往倾向于选择便捷高效的西医。然而,回顾历史,中医药的卓越光辉从未褪色。《退烧简史》以创新的全球视野,将中西医关于“发热”与“退热”的历史一并娓娓道来。这本“发热百科全书”不仅介绍了中国的种痘技术如何传播至西方,也讲述了西方传教士带来的金鸡纳霜如何治愈了清康熙帝的疟疾。书中还提到,从古籍中发现的青蒿素如今已成为治愈全球疟疾患者的良方,而连花清瘟和板蓝根的用法在今天也为人们所熟知。《退烧简史》不仅翔实描绘了中西医差异的文化根源,还记录了中外医学交流并进、在分歧中合作的精彩历程。在面对疾病时,中西方医学的智慧并非对立,而是殊途同归,共同构筑了医学家们守护人类健康的坚实防线。
“历史的启迪和教训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发热,作为人类最常见的疾病症状之一,已经伴随我们走过了数千年的岁月。对疾病的探索与求知或许永无止境,但其中蕴含的关于勇气与希望、创新与反思的智慧,将永远与我们同行。《退烧简史》正是这样一部帮助读者认识发热,同时了解身边历史与世界的用心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