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显珍,王小兰,马玉英  单位: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中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27
6

中风,在临床上又被称作“脑卒中”,好发于中老年群体,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脑部缺血、脑组织缺血性损伤。在脑损伤不可逆性、继发性功能障碍以及错过最佳康复时期等因素影响下,使得中风恢复过程普遍较为缓慢。在中风恢复期为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中医康复在中风恢复中可展现出独特优势,下文将围绕中医康复在中风恢复中的应用做介绍分享。

一、中风为何恢复慢

(一)脑损伤不可逆性

中风作为脑血管的问题,会致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让脑组织核心区域神经元快速死亡,而脑组织一旦死亡将无法再生,无法被新的神经元所取代。同时,死亡神经元对应实现的语言理解、视觉处理、肢体控制等功能将永久丧失。

(二)神经可塑性及功能重组

中风恢复与脑组织神经可塑性密切相关,也就是会受到大脑重新组织其结构、功能的能力很大程度影响。同时,中风恢复不可自动发生,而有赖于依托系统化、持续化、有效针对的康复训练,以刺激及强化新的神经通路。并且,新产生的神经通路一般难以与既有的神经通路相比拟,使得恢复的功能可能不及中风前效能。

(三)错过最佳康复时期

中风后前三到六个月,特别是中风后前三个月,为神经可塑性最佳时期,具有较大的恢复潜力。倘若患者在急性期出现严重感染、心肺功能异常等不良并发症,未采取及时的康复介入,亦或缺乏系统持续的康复干预,即可能错过最佳康复时期,使得接下来恢复缓慢。除此之外,虽然一些患者把握住了最佳康复时期,但疾病恢复速度一般会在六个月到一年后大幅减缓,迈入进一个较为缓慢的平台期,为收获理想恢复效果还要进一步坚持努力。

二、面向中风恢复期的中医康复护理手段

(一)情志护理

中风恢复不可一蹴而就,由于患者会出现呕吐、晕眩等不良症状,再加上患者伴有视觉、意识等障碍,所以极易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针对于此,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借助发泄解郁法、情志相胜法、移情疗法等方法,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二)膳食护理

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让患者摄入可实现健脾通络、补血益气功能的食物,如针对肝肾不足者,引导进食黄瓜、白菜等新鲜蔬菜;针对阴虚者,引导进食胡萝卜、麦面等食物;针对阳虚者,引导进食小米、绿豆等食物;针对便秘者,引导进食新鲜果蔬。日常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通过科学膳食改善病情。

(三)语言功能护理

针对中风伴有语言功能障碍患者,护理人员应引导其开展口形改变、唇舌控制及声音支配康复训练,循序渐进,让脑组织获得必要刺激后形成新的神经通路。与此同时,还应引导患者开展口腔训练及舌部肌肉协调运动,如通过对舌头的左右摆动联系、持续卷舌运动等,促进患者发音功能恢复。

(四)肢体功能护理

    针对无自主运动能力患者,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家属协助患者进行肢体被动训练,对各肢体部位进行按摩处理,按摩幅度循序渐进,每天按摩两到三次,每次在三十分钟左右。在开展肢体康复训练过程中,对于上肢可多开展手指、腕部及前臂的伸展性训练;对于下肢可多开展屈伸、外展等训练。等到患者逐渐具备自主运动能力后,引导其开展自主训练,通过健肢有序带动患肢,以及结合自身恢复情况开展手指爬杆、手搓核桃、脚踩木板等康复训练。

三、结语

    总之,中风康复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有赖于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的协同配合。中医康复护理可为患者提供系统化、针对性的护理支持,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促进患者身体机能恢复,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