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文锐  单位:剑阁县元山镇中心卫生院  发布时间:2025-09-03
36

在日常看病治疗中,“西药+中药”的联合用药方案越来越常见。有人想通过中西药结合让效果更好,比如用中药缓解西药副作用,或者用西药快速控制症状、中药调理身体;也有人因为同时得了多种病,不得不分别吃中西药。但中西药一起用不是简单“1+1”,既有协同增效的安全可能,也有相互作用的健康风险,应科学认识,谨慎对待。

合理搭配效果好

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中西药一起用能发挥“1+1>2”的效果,主要表现在“增强疗效”和“减轻副作用”上。增强疗效方面,肿瘤治疗领域是典型例子。化疗药物(西药)能快速杀死癌细胞,但也会损伤正常细胞。这时搭配有“扶正固本”功效的中药(如黄芪、党参),中药能提升身体免疫力,帮助身体耐受化疗,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抑制肿瘤细胞扩散,让治疗更平稳有效。再比如糖尿病治疗,部分患者吃降糖西药时,按医嘱搭配麦冬、玉竹等滋阴润燥的中药,能辅助调节血糖,还能改善口渴、乏力等糖尿病典型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副作用方面,中西药一起用的优势更明显。长期吃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用于缓解关节炎疼痛)的患者,这类西药容易损伤胃黏膜,可能引发胃痛、胃溃疡。如果同时吃保护胃黏膜的中药(如香砂养胃丸),或者在方剂中加入甘草、白及等成分,能减少西药对胃的刺激,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盲目搭配有危险

如果脱离专业指导,自己搭配中西药,可能因为成分相互作用引发风险,常见问题有“影响药效”和“增加毒性”。“药效抵消”会导致治疗失效。比如吃抗凝血西药(如华法林,用于预防血栓)时,如果同时吃大量有“活血”功效的中药(如当归、丹参),会增强抗凝血作用,可能导致出血风险升高。反过来,如果吃止血西药(如氨甲环酸),再搭配活血中药,会抵消止血效果,延误病情。“毒性叠加”会损伤器官功能。最典型的是肝肾功能损伤,西药中的他汀类降脂药(如阿托伐他汀)要经过肝脏代谢,如果同时吃含何首乌的中药(部分用于黑发、补肾的方剂),何首乌中的成分可能加重肝脏负担,二者叠加容易引发药物性肝炎。另外,部分中药含鞣质(如五倍子、地榆),和含铁的西药(如硫酸亚铁,用于治疗贫血)一起吃,会形成不易吸收的沉淀物,不仅降低铁的吸收率,还可能刺激胃肠道,引发腹胀、便秘。

避开风险的“核心原则”

要让中西药一起用“趋利避害”,关键要遵循科学原则,核心是“不盲目、不隐瞒、遵医嘱”。

第一,不自己“混搭”,先问专业人员。不管是想用中药辅助西药,还是因为病情需要吃多种药,都要先问医生或药师(最好是同时了解中西药知识的专业人员)。比如不确定某种中成药能不能和正在吃的西药一起吃,要主动告诉医生药物名称、剂量和吃的原因,让专业人员判断是否存在相互作用,避免凭“经验”或“偏方”自己搭配。

第二,不隐瞒用药史,看病时“全盘托出”。很多人看病时只说正在吃的西药,忽略中药(尤其是中成药、偏方),但中药成分也会和西药发生反应。比如吃治疗心脏病的西药(如地高辛)时,如果隐瞒正在吃含蟾酥的中药(如六神丸),二者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危及安全。所以,看病时要主动告诉医生“所有用药”,包括中药汤剂、中成药、保健品,甚至近期经常吃的药食同源食材(如生姜、大蒜)。

第三,注意“服用间隔”,减少直接相互作用。如果经指导确认中西药可以一起吃,建议间隔1~2小时吃,避免药物在胃肠道内直接混合、发生化学反应。比如含金属离子的中药(如石膏、牡蛎)和抗生素(如四环素类)间隔吃,能减少沉淀物生成;含鞣质的中药和含铁西药间隔吃,能降低胃肠道刺激。同时,要严格按照医嘱控制剂量,不随意增减中药或西药的用量,避免因剂量不当放大风险。

中西药联合使用是一门“精细活”,既不能因为担心风险就全盘否定,也不能因为追求效果就盲目尝试。只有在专业指导下,结合自身病情、明确药物相互作用、遵循服用规范,才能让中西药真正“协同作战”,既发挥疗效,又守住安全底线。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