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沛沛  单位:三台县中医院 内三科  发布时间:2025-08-15
2411

糖尿病就像一颗潜伏在体内的 “定时炸弹”,而肾脏往往是它最先攻击的目标之一。作为内三科医生,在临床中见过太多糖尿病患者因忽视早期信号,最终发展为肾衰竭的案例。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早期症状隐匿,一旦出现明显不适,往往已进入中晚期,治疗难度大幅增加。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糖尿病肾病的早期信号,教你如何尽早发现这一 “隐形杀手”。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就像一个精密的 “过滤器”,负责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同时保留有用的营养物质。而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肾脏内的微小血管和肾小球,逐渐破坏这个 “过滤器” 的功能。糖尿病肾病早期阶段,肾脏的损伤还处于可逆状态,及时干预能有效延缓甚至阻止病情进展;但如果任其发展,肾功能会持续下降,最终可能需要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

这些 “异常” 可能是肾脏发出的求救信号

糖尿病肾病早期症状并不典型,容易被误认为是其他小毛病,以下这些信号值得警惕:

尿液里的 “蛛丝马迹”:尿液是肾脏健康的 “晴雨表”。早期糖尿病肾病最常见的信号是 “微量白蛋白尿”,即尿液中出现少量白蛋白,但用肉眼无法察觉,需通过专业检查才能发现。随着病情进展,尿液中泡沫会增多,且泡沫细小、不易消散,这是因为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所致。此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夜尿增多的情况,比如原本夜间不起夜,现在每晚需要起夜 2-3 次,这是由于肾脏浓缩功能下降引起的。

身体的 “细微变化”:早期患者可能会出现不明原因的乏力、腰酸。这是因为肾脏功能受损后,体内代谢废物无法及时排出,堆积在体内,影响身体正常代谢,导致体力下降、腰部酸胀不适。另外,由于肾脏对水分的调节功能受影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度水肿,多表现为脚踝或眼睑浮肿,休息后可稍微缓解,但会反复出现。

血压悄悄升高:高血压与糖尿病肾病常常 “狼狈为奸”。长期高血糖损伤肾脏血管后,会导致血压升高;而高血压又会进一步加重肾脏损伤,形成恶性循环。如果糖尿病患者原本血压正常,突然出现血压升高,或需要增加降压药剂量才能控制,要警惕是否出现了肾脏问题。

糖友如何尽早发现肾脏损伤?

定期做 “微量白蛋白尿” 检查:这是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的关键。糖尿病患者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检测,尤其是患病超过5年的1型糖尿病患者,以及从确诊时起就应开始检查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检查结果异常,需在 3 个月内复查,若两次检查均异常,基本可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肾病。

关注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测血肌酐,并根据血肌酐、年龄、性别等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以此判断肾功能是否下降。

控制好血糖和血压:严格控制血糖是预防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基础。糖友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 7% 以下(具体目标需个体化制定),避免血糖大幅波动。同时,要积极控制血压,一般建议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在 130/80mmHg 以下,合并肾病时可能需要更严格的控制目标。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减少高盐、高蛋白饮食。高盐饮食会加重肾脏负担,而过量摄入蛋白质也会增加肾脏的代谢压力,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天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 0.8-1.0 克 / 公斤体重(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此外,保持适当运动,避免肥胖,也有助于保护肾脏功能。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早期发现、及时干预是关键。作为糖尿病患者,既要重视血糖控制,也要关注肾脏健康,定期进行相关检查,留意身体发出的早期信号。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到内分泌科或肾内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和管理,才能更好地保护肾脏,提高生活质量。记住,对糖尿病肾病而言,早一分发现,就多一分希望。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