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常见疾病中,糖尿病不仅仅为慢性疾病,又是被称为“甜蜜杀手”的疾病,一旦患病会对我们的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我国糖尿病患者群体已经超过1亿人,成为全球糖尿病人口最多的国家。单独发生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造成的并发症。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谈谈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当发生以下三种情况时,如呼吸加快、有烂苹果味;极度口渴、尿量增加;呕吐、恶心、胸痛;你需要当心了!
糖尿病酸中毒并非突然降临,其如同一场缓慢点燃的火灾。当机体胰岛素水平异常时,机体不能正常利用葡萄糖,随之分解脂肪产生大量酮体。这些酸性物质会堆积在血液中,就如同在血管中倒醋,逐渐对机体器官进行腐蚀。1型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绝对缺乏,属于高发群体;2型糖尿病患者受手术、感染、暴饮暴食等应激反应,进而引发“代谢风暴”。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前世今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疾病是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不足和拮抗胰岛素激素过多共同作用所致的严重代谢紊乱综合征,其体内脂肪快速分解,生成大量酮体,会出现血液酸性增加的代谢性酸中毒。酮体属于酸性物质,其包含β-羟基丁酸、丙酮及乙酰乙酸。一般情况下,机体中酮体含量减少,当缺少胰岛素时,酮体含量会明显升高,进而造成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生,往往多与以下因素有关
当糖尿病患者发生呼吸深快、有烂苹果味时,需要高度重视酮症酸中毒。其因体内酮体含量升高,通过呼吸排出,进而出现呼吸深快情况。丙酮有特殊气味,与烂苹果味道相似,因此可以称为“烂苹果味”。
糖尿病患者会发生极度口渴、尿量增加时,属于酮症酸中毒典型症状。因血糖快速升高,高于正常糖阈,尿量也随之增加。体内水分大量丢失,患者会发生脱水、口渴等情况。
酮症酸中毒患者多存在呕吐、恶心、胸痛等情况,极易被误诊为胃肠道疾病。主要因其酸性物质对胃肠道刺激,极易发生腹痛、呕吐、恶心等症状。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干预对策
一般需要进行血糖、血酮体、血气分析等诊断,血糖会明显升高,血酮体阳性,血气分析结果显示为酸中毒。早期准确开展诊断,为有效治疗和预后改善奠定基础。治疗关键措施为快速补液,胰岛素治疗,对水电解质失衡情况予以纠正,对酸中毒进行纠正。大量补液可对脱水情况予以纠正,胰岛素使用有利于葡萄糖更好的利用和消除酮体。依据酸中毒程度合理补充碱性溶液,同时寻找最有效的方法将诱因排除。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饮食上有哪些注意?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期(如严重呕吐、意识障碍时)需暂停经口进食,通过静脉补液和胰岛素治疗纠正代谢紊乱。待患者病情稳定好转后,可以让其摄入面包、米粥等主食,需要对每天脂肪、蛋白质的摄入量进行严格限制,避免机体中出现新的酮体,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因此需要控制药物和饮食,当尿中酮体完全消失后,蛋白质、脂肪供应量会逐步增加。当空腹血糖水平下降,尿糖减少,酮体转为阴性,酮症酸中毒得到有效纠正后,可按照重症糖尿病膳食进行摄食。
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个体化饮食计划,对餐次进行合理安排,确保饮食结构的均衡性,对总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比例进行合理控制,无机盐和维生素的补充量需要满足机体需求,确保食物纤维摄入充足。
同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不宜摄入快速升高血糖的食物,如红糖、白糖、麦芽糖、巧克力等,也不可摄入快速升血脂的食物,如猪油、牛油、奶油、羊油等,需要格外注意高胆固醇食物,应该不食用或减少摄入量。
总而言之,预防糖尿病酸中毒需要做到严格控制自身血糖,确保规律用药,定期监测血糖水平,防止感染和应激反应发生,对糖尿病酸中毒相关知识予以了解,以便尽早识别并做好相关处理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