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薛堃  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天山分院(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27
309

引言:盆底疾病——被忽视的“沉默危机”

盆底,这个支撑着人体盆腔器官的“隐形吊床”,承托着膀胱、子宫(女性)、前列腺(男性)、直肠等脏器,控制排尿、排便与性功能。然而,这张“床”一旦失衡,不仅女性会面临尿失禁、盆腔疼痛、脏器脱垂等问题,男性也可能因前列腺疾病或术后康复不佳,出现排尿障碍、性功能障碍等困扰。因此,盆底是一张容易失衡的“弹簧床”,男女皆需警惕。上海市名中医陈跃来教授团队指出:“盆底疾病并非单一性别或年龄层的‘专利’,早筛早治是逆转病程的关键。”

盆底疾病:隐匿症状下的性别差异

盆底功能障碍的早期症状常被忽视或误诊。女性患者多表现为漏尿、下腹坠胀或性交疼痛,常被误认为“衰老必然”或妇科炎症;而男性患者则可能因前列腺术后尿失禁、排尿困难或慢性盆底疼痛就诊,易与前列腺炎或肠道疾病混淆。此外,压力性尿失禁、神经源性膀胱、膀胱过度活动症等多种疾病影响盆底功能,患者靠自己鉴别较为困难。

女性常见类型包括:压力性尿失禁,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打喷嚏时漏尿,与妊娠、分娩密切相关。盆腔器官脱垂,症状主要表现为子宫、阴道壁膨出,严重时可脱出体外。慢性盆腔痛,症状主要表现为长期下腹疼痛,常伴随性功能障碍。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主要表现为急迫性尿失禁、尿频和夜尿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会活动以及心理健康。

男性常见类型包括:前列腺术后尿失禁:指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约10%-30%的患者出现漏尿。慢性前列腺盆底综合征,盆底肌痉挛导致排尿困难、会阴疼痛。性功能障碍,与盆底神经损伤或肌肉功能失调相关。

早筛早治:为何“时间就是疗效”?

盆底疾病的病程进展多不可逆。例如,女性盆底器官脱垂初期,非手术康复(如凯格尔运动、电刺激)有效率可达80%以上,拖延至重度脱垂则需手术,费用与风险倍增;而男性前列腺术后尿失禁若在3个月内介入盆底肌训练,恢复率显著高于延迟干预。

另外,盆底疾病的心理与社会代价高昂。尿失禁患者常因频繁漏尿回避社交,甚至诱发焦虑、抑郁;男性术后排尿障碍亦可能导致职场表现下降或家庭关系紧张。

因此,早筛早治是盆底功能障碍逆转病程的关键,要把握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黄金窗口期”,女性产后1年内、男性术后3个月内是中西医联合干预的最佳时机。例如:女性盆底脏器轻中度脱垂,早期针灸关元、八髎穴配合补中益气汤,症状缓解率能有效提升30%。而男性前列腺术后尿失禁,配合针灸关元、水道、归来,并配合生物反馈训练联合口服中药温肾固脱,可增强尿道括约肌功能。

全面防治:从评估到康复的个性化方案

现代医学精准诊断

现代医学通过盆底肌力检测、超声或MRI影像、尿流动力学检查等手段,能够精准评估盆底肌的功能状态及病因,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例如,女性患者可通过盆底肌电图(EMG)量化肌肉收缩力,分为0-5级评估其力量、耐力及协调性;男性患者则需结合尿流动力学检查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筛查,排除器质性疾病。这些评估手段不仅能够明确诊断,还能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中西医结合协同治疗

中西医协同治疗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防治中展现出独特优势。

中医基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通过针灸与中药调节患者的气血平衡,改善盆底功能。针灸疗法常选取关元、气海、八髎穴等核心穴位,针对松弛型患者采用温针灸以温阳固脱,针对痉挛型患者则采用浅刺、快针以松解肌肉紧张。中药调理则根据患者的具体证型进行个性化配伍,如气虚下陷型患者使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以提升中气;湿热下注型患者使用八正散加减清热利湿;寒凝血瘀型患者使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温经散寒。

现代医学则通过生物反馈训练、电刺激治疗及行为疗法等手段,精准干预盆底功能障碍。生物反馈训练通过电极探头监测盆底肌收缩状态,帮助患者掌握正确发力模式;电刺激治疗则根据患者肌张力类型选择低频或高频电刺激,分别增强肌肉力量或放松高张力肌群。中西医协同治疗不仅能够显著改善症状,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手术治疗是重度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最后选择。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常需进行盆底重建术,通过植入网片或自体组织修复盆底支撑结构,术后需避免负重及剧烈运动,并结合中医艾灸及中药调理促进气血恢复。男性前列腺切除术后患者则需保留导尿管5-7天,配合抗感染治疗预防尿路感染,术后通过盆底肌训练及艾灸命门穴促进尿道括约肌功能恢复。手术与术后管理的结合,能够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盆底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日常预防:男女通用的“护盆法则”

体重管理是预防盆底疾病的关键措施之一,研究表明,BMI超过25者盆底压力增加3倍,因此通过饮食与运动控制体重至关重要。

避免长期腹压增高,如及时治疗慢性咳嗽、便秘,减少重体力劳动,也能有效降低盆底负荷。

锻炼与姿势调整同样是预防盆底疾病的重要手段,但需注意凯格尔运动并非适合所有患者。轻度松弛型尿失禁及产后肌力减退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凯格尔运动,而盆底肌高张力或痉挛者则需避免盲目收缩训练,以免加重病情。

饮食调理方面,多摄入山药、核桃等补气固肾食材,少食辛辣刺激食物,有助于预防湿热下注,维护盆底健康。

案例启示:早发现、早治疗改写人生

大量真实的临床案例提示我们盆底疾病早发现、早治疗的重要性。例如,一位68岁的女性患者因长期忽视子宫脱垂,最终导致子宫完全脱出体外,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经过微创手术治疗后仍有尿频尿失禁症状,后结合中医针灸及中药调理,她的症状得到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大幅提升。另一例是一位前列腺癌术后男性患者,术后出现尿失禁,起初未引起重视,导致症状持续加重。后来,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了8周针灸治疗,并配合盆底肌训练,尿失禁频率减少了70%,重新恢复了自信。

结语:守护盆底,关乎尊严与生命质量

出现盆底健康“隐形警报”,请不要回避或紧张,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盆底功能评估,尽早制定因人而异的中西医结合盆底康复方案。

盆底健康是两性共同的生命“根基”。无论是女性产后盆底损伤,还是男性术后功能障碍,或是与泌尿生殖疾病相关的盆底功能障碍,早一步行动便能多一分逆转的可能性。早发现、早干预,中医助力守护生命之“底”。正如陈跃来教授所言:“盆底康复是一场与时间的博弈,中西医结合的每一刻干预,都在为未来储蓄健康。”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