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锐  单位:巴中市中心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27
263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一听到“脑出血”这个词,往往会联想到突如其来的倒地不起、面瘫口歪,甚至昏迷不醒的场景。的确,脑出血作为一种严重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起病突然、进展迅猛、病死率和致残率高,被称为“隐形杀手”。但你知道吗?很多脑出血其实是可以预防的。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脑出血的成因、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策略,帮助你从源头上远离这一重大健康威胁。

什么是脑出血

脑出血,医学上称为“脑内出血”或“非外伤性脑出血”,是指由于脑内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渗入脑组织,引起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它属于“脑卒中”的一种,占全部脑卒中病例的大约15%左右,虽然比例不高,但其致残和致死率却远高于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

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脑出血可进一步分为基底节区出血、脑叶出血、脑干出血、小脑出血等。不同部位的出血,会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和预后差异。

脑出血是如何发生的

脑出血的直接原因是脑内小动脉破裂,而导致血管破裂的根本因素通常有以下几类:

1.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是脑出血最主要的诱因之一。高血压会使脑内小动脉的壁逐渐硬化、变薄、弹性变差,在血压波动剧烈时极易破裂,尤其是晚上睡眠时或情绪激动时。

2.脑血管畸形

如脑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等,这些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血管结构异常,可能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破裂出血,常见于年轻人。

3.血液病与抗凝治疗

如血友病、白血病等出血性疾病,以及长期服用抗凝药(如华法林、阿司匹林)的人群,凝血功能较差,稍有刺激就可能出血。

4.外伤

虽然本文讨论的是非外伤性脑出血,但头部外伤后引起的脑出血也非常常见,特别是老年人跌倒后出现的硬膜下或硬膜外出血。

5.其他诱因

如酗酒、剧烈运动、突然用力(如排便时用力过度)、气温骤降、情绪剧烈波动等,均可能诱发脑出血。

脑出血有哪些表现

脑出血的症状与出血量、出血速度和出血部位密切相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临床表现:

1.起病突然,意识障碍

大多数脑出血起病急骤,常在活动中突然发病,表现为意识模糊、昏迷,严重者可能数分钟内丧失意识。

2.偏瘫和肢体无力

出血压迫到大脑控制运动的区域时,会导致对侧肢体瘫痪、无力或协调障碍。例如,左侧大脑出血可能造成右侧身体偏瘫。

3.言语不清或失语

如果出血部位涉及语言中枢(通常位于左侧额叶或颞叶),患者会出现说话不清、听不懂话、甚至完全失语。

4.面瘫、口角歪斜

这是最常见的中风早期信号之一,患者可能出现一侧面部表情僵硬、口角下垂。

5.呕吐、头痛

由于颅内压力升高,患者常伴有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

6.癫痫发作

部分脑叶出血患者可表现为突发抽搐、翻白眼等类似癫痫的表现。

脑出血该如何治疗

脑出血是一种急危重症,一旦怀疑,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争分夺秒送往有神经外科能力的医院。治疗原则包括:

1.保守治疗

适用于出血量不大、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主要包括:控制血压:维持合理的血压水平,防止再次出血。降颅压:如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缓解脑水肿。镇静止痛、防止癫痫:控制患者躁动,防止抽搐。

2.手术治疗

适用于出血量大、意识障碍重、颅内高压明显、或出血位置靠近脑表面的患者。手术方式包括钻孔引流、开颅去血肿、脑室引流等。

3.康复治疗

脑出血患者即使存活,也容易遗留偏瘫、失语、认知障碍等后遗症。系统的康复训练(如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疏导)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脑出血能预防吗

答案是:“可以!”预防脑出血的核心在于控制基础疾病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1.控制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规律服药,保持血压稳定。推荐目标血压为不超过130/80mmHg。

2.健康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烟酒会加速血管硬化,诱发出血。

均衡饮食:减少高盐、高脂食物摄入,适量增加蔬果和膳食纤维。

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

规律作息,避免过劳与情绪波动。

3.谨慎使用抗凝药物

长期服药者应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避免过度抗凝导致出血风险上升。

4.定期体检

尤其是中老年人,应每年体检一次,包括血压、血脂、颅脑影像检查,有条件者可筛查是否有脑动脉瘤等高危因素。

认识FAST原则,警惕脑卒中早期信号

国际上通用的“FAST”原则,有助于普通人快速识别脑卒中(包括脑出血):

F(Face):让病人微笑,是否出现口角歪斜?

A(Arm):让病人抬起双臂,是否有单侧无力?

S(Speech):让病人说一句完整的话,是否口齿不清?

T(Time):如果出现以上症状,立刻拨打急救电话,及时送医!

综上所述,脑出血并非遥不可及的疾病,它就在我们身边,尤其对中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来说,是一个现实而迫切的健康隐患。但我们不应对其谈“脑”色变,而应正视它、了解它、预防它。

一句话总结:脑出血虽急凶猛,但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就能守护生命安全。

如您或家人属于脑出血高风险人群,建议及早就医评估风险,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别等到病发才后悔莫及。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