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奕  单位: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10-15
236

天天盯屏幕、揉眼睛揉出红血丝?眼疲劳、结膜炎成了现代人的“眼周小麻烦”,总靠眼药水缓解,又担心有依赖?其实传统针灸早就有调理眼疾的妙招,不用啃专业医书,这篇大白话指南带你轻松搞懂针灸怎么帮眼睛“松口气”,从找对穴位到注意事项,用简单的话讲清实用知识,帮你摆脱眼周不适的困扰。

眼疲劳、结膜炎找上门?先找对针灸“靶点”

眼疲劳老犯?这几个“护眼穴位”先记牢

像咱们常说的睛明穴,就在内眼角上方一点,按着眼皮有点酸胀的地方;还有攒竹穴,在眉头凹陷处,丝竹空穴则在眉尾外侧。针灸这些穴位时,不用怕疼,医生会控制好力度,通过刺激穴位疏通眼部气血,就像给眼睛做“气血SPA”,坚持几次,看东西模糊、眼睛干涩的情况会慢慢缓解。

结膜炎红血丝不消?针灸瞄准“炎症开关”

结膜炎发作时,眼睛又红又痒,总忍不住想揉。针灸会选合谷穴(手背虎口处)、曲池穴(胳膊肘外侧凹陷)这些能清热的穴位,搭配眼部周围的瞳子髎穴(眼尾外侧)。通过调节身体的“火气”,减少眼部炎症反应,让红血丝慢慢消退,比光靠眼药水缓解更能从根源上帮眼睛“降火”。

不同眼不适有讲究,针灸不是“一刀切”

要是眼疲劳还伴着头晕、肩膀发紧,医生可能会加配风池穴,就在脖子后面、后脑勺下方的凹陷处,按下去能缓解头部酸胀;如果结膜炎是因为过敏引起的,比如一到换季就犯,可能会多刺激血海穴,在膝盖内侧,屈膝时能摸到的凹陷处,能帮身体调节过敏反应。而且医生还会根据日常习惯调整,比如经常熬夜的人,可能会兼顾调理睡眠的穴位,让针灸不仅能缓解眼疾,还能帮身体调整状态,不会用一套固定的穴位应对所有情况,真正做到“因人而异”。

针灸调理眼疾,这些“大白话注意事项”别忽略

1.怕扎针?先搞懂针灸调理的“温和操作”

很多人一听到针灸就紧张,总觉得会很疼,其实针灸用的针特别细,比咱们平时打疫苗、输液的针细好几倍,甚至比头发丝粗不了多少。扎针的时候,大多只有轻微的酸胀感,就像被小蚂蚁轻轻叮了一下,而且这种感觉很快就会过去。医生操作前会用酒精仔细消毒皮肤,避免感染,扎针时手法也很轻柔,不会用力戳;扎好针后,身体不会有明显的不适感,过程中医生还会随时问感受,要是觉得不舒服,能马上调整。所以完全不用紧张,放松身体配合,调理过程会很轻松。

2.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这些情况得“绕着走”

比如眼睛有急性感染,像麦粒肿肿得特别大、已经化脓,或者结膜炎突然加重、眼睛肿得睁不开时,得先通过药物控制感染,等情况稳定了再考虑针灸;孕妇要格外注意,靠近腹部、腰骶部的穴位肯定不能扎,就连眼部周围的穴位,医生也会特别谨慎,能不扎就不扎,避免影响胎儿;还有凝血功能不好的人,比如平时经常流鼻血、受伤后伤口止血慢,或者正在吃抗凝血药物,针灸后可能会有出血、淤青的风险,一定要提前跟医生说清楚情况,别盲目尝试,以免出现意外。

3.针灸后护眼有窍门,别让调理“白费力”

针灸后几小时内,尽量别用手揉眼睛,也别马上戴隐形眼镜,因为刚扎过针的皮肤还比较敏感,容易被细菌感染;当天要让眼睛多休息,别长时间看手机、电脑,也别在昏暗或强光下看书,避免眼睛过度疲劳;要是天气冷或者风大,出门可以戴个轻便的护目镜,防止冷风直接吹到眼睛,加重不适。饮食上也要注意,别吃太辣、太油腻的食物,比如火锅、烧烤,这些容易让身体“上火”,影响调理效果;可以多吃点胡萝卜、蓝莓、菠菜这类对眼睛好的食物,帮眼睛补充营养,巩固调理效果,让眼睛更快恢复舒适状态。

总之,眼疲劳和结膜炎是常见的眼部问题,可通过针灸调理。针对眼疲劳,可选用睛明穴等穴位;针对结膜炎,可选用合谷穴等穴位,并且医生会根据个人情况调整。针灸针很细,通常不疼,但患有急性眼部感染者、孕妇等特殊人群不适合。针灸后要注意护眼,不要揉眼、让眼睛多休息,饮食也需留意,这样才能更好地摆脱眼部不适。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