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聂亚  单位:渠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10-15
206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虽无法彻底治愈,但科学系统的护理方案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下面将详细介绍帕金森病护理中重要的几大核心方案,帮助大家应对疾病挑战。

精准饮食管理,营养与药效的双重保障

帕金森患者的饮食管理需兼顾营养均衡和药物作用,形成科学系统的饮食方案。每天应保证1500-2000毫升水分摄入,少量多次喝温水或淡茶水以预防便秘,不宜饮用含咖啡因的饮品,以免加重神经兴奋。建议多吃燕麦、西兰花等高纤维食物,燕麦富含β-葡聚糖可调节肠道菌群,西兰花含萝卜硫素有抗氧化作用。蛋白质摄入要严格控制,每天总量不超过每公斤体重0.8克,且与左旋多巴的服药时间应间隔2小时以上,因为高蛋白饮食会竞争性抑制药物吸收。比如,可以将牛肉、鱼肉等肉类安排在晚餐食用,早餐则食用全麦面包、鸡蛋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以保证营养又不影响药效。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可以把食物做成浓稠糊状,用宽柄防滑餐具,进食时坐端正,头略前倾,小口慢咽,防止呛咳引发吸入性肺炎。

个性化运动康复,从被动到主动逐步训练

运动康复应根据患者病情阶段制定不同方案,形成阶梯式康复体系。早期患者可以做太极拳、瑜伽等有氧运动,每天30分钟,以微微出汗为宜,重点训练肢体协调性,太极拳的云手动作可改善上肢震颤,树式站立能增强平衡能力。中期患者要增加平衡训练,比如单腿站立(从5秒逐步延长到30秒)、坐站转换等动作,每天2-3次,每次10分钟。可以借助地面彩色标记线辅助练习,通过视觉反馈调整重心,降低跌倒风险。晚期卧床患者要进行被动关节活动,每天4-6次,每次30分钟,重点按摩肩、髋、膝等大关节,配合热敷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水疗通过37-39℃温水的浮力减轻关节负担,配合水中步行训练可增强下肢肌力,适合中晚期患者进行肢体功能训练。

用药安全管控,剂量、时间和副作用都要监控

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的主要手段,应建立标准化用药管理体系。左旋多巴是基础用药,要空腹服用(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以提高吸收率,每天剂量要根据“开-关”现象等症状波动调整,通常晨起剂量较高。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普拉克索,可单独或联合使用,但要注意可能引发异动症、嗜睡等副作用,建议从0.125mg起始剂量逐步增加。服用金刚烷胺的患者,要监测震颤症状改善情况,避免突然停药导致症状反弹或出现精神症状。建议用七格分药盒记录服药时间,建立症状日记,详细记录震颤发作时间(精确到分钟)、部位(如左上肢/右下肢)及异动症出现规律(如剂末现象),复诊时提供给医生作为调整方案的依据。对于出现开关现象的患者,可用液体左旋多巴快速缓解症状。

环境安全改造,从细节消除跌倒隐患

居家环境改造是预防跌倒的关键。地面要保持干燥,移除地毯、电线等障碍物,浴室加装防滑垫和L型扶手。卧室到卫生间通道要保持宽度不小于80厘米,夜间应使用感应夜灯,以降低行走风险。患者常用物品如眼镜、水杯要放在触手可及的低位,避免攀高取物。外出时建议用四脚拐杖,冬季注意保暖预防肺部感染,夏季加强防暑降温,避免体温波动诱发症状加重。

心理支持体系,构建家庭-社会-医疗三维网络

帕金森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需建立多层次心理支持。家属要每天和患者进行15分钟深度沟通,倾听患者对疾病的担忧,不要用“慢慢走”“别着急”等否定性语言,要用“我陪您一起练习”“我们试试新方法”等鼓励性表达。可以组织患者参加病友互助小组,通过音乐疗法、艺术创作等活动释放情绪。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患者重构对疾病的认知,比如把“我走不动了”转化为“我现在需要更小心地移动”。

最后要强调,帕金森病的护理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建议每3个月进行一次专业运动功能评估,每6个月复查血药浓度及肝肾功能。当患者出现剂末现象(药物作用时间缩短)或异动症(不自主舞蹈样动作)时,要及时联系神经内科医生调整治疗方案。记住,科学的护理不是被动应对疾病,而是通过主动管理,让患者活得更有尊严、更有质量。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