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红梅  单位:广元市朝天区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10-15
126

感冒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疾病,甚至有人每年会经历几次,但是一些人对于感冒仍存在乱用药的误区,比如随意服用抗生素,或者跟风购买一些网红感冒药。滥用药物不仅导致病情延误,还可能对身体产生损害。中医与西医对于感冒的认知与治疗逻辑均大不相同,通过掌握正确的判断方法方可实现精准用药,促进康复。

中医辨证施治

中医认为感冒的核心病机为外邪侵袭,结合邪气的性质特点以及人体反应可将感冒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即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两种感冒在症状表现、治疗方法以及药物使用方面均有很大差异,如若混淆不仅不利于康复,还可能延缓康复进程。

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一般发生于秋冬寒冷季节或气温骤降时,由于受寒冷刺激,再加上身体疲劳,风寒湿邪容易从皮肤毛孔侵袭机体,风寒感冒的典型症状可概括为寒象明显,无汗怕冷,患者具有明显的怕冷症状,通过穿厚衣服以及盖厚被子也无法有效缓解,通常发热症状较轻,有些患者无发热症状,大部分患者无汗,伴随鼻塞、流清涕的症状,咳嗽时可咳出白色且稀薄的痰液,可伴随一定的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风寒感冒在治疗中最主要的是辛温发散解表,可利用发汗的方式促使体内的寒气排出,比较常用的药物有感冒清热颗粒、风寒感冒颗粒以及荆防颗粒等,此类中成药的应用中可配合一些温热的饮品,比如葱白煮水后饮用或生姜红糖水等,在服药后可以盖上棉被睡一觉,这有利于寒气消散。然而风寒感冒患者不宜使用那些寒凉性质的药物,比如连花清瘟胶囊以及银翘解毒片等,这可造成体内寒气加重,使得病情迁延不愈。

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通常发生于春夏季节或室内外温差较大的情况,原因是人体受热后风热之邪侵袭呼吸道从而诱发,其典型症状为热象突出、有汗、口渴。患者通常发热,体温一般在38°C以上,虽有出汗但体温仍难以恢复正常,且鼻塞明显,流黄涕,痰液较为黏稠、呈黄色,咽喉红肿并伴随咽痛,此外还可出现口渴、心烦及舌苔薄黄等情况。对于风热感冒在治疗中可遵循辛凉解表以及疏风清热的基本原则,利用清热的方式来清除机体当中的风热之邪,例如可应用银翘解毒片、板蓝根颗粒、桑菊感冒片以及连花清瘟胶囊等进行治疗,此类药物在服用时可以饮用一些温水促进散热排毒,饮食方面要避免温热、辛辣以及油腻的饮食,以免加重体内热象。

西医对症治疗

现代医学认为感冒的本质为呼吸道感染,结合感染病原体类型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两类:即病毒性感冒、细菌性感冒,此两种感冒在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法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特别是对于抗生素的应用需要做到严格区分。

病毒性感冒

临床中大部分感冒都属于病毒性感冒,通常与感染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或者冠状病毒等有关,且具有一定的传染性,通常可经由飞沫、直接接触等方式传播,此类感冒的起病急,症状表现多样,如初期为鼻塞、咽痛、流涕以及喷嚏等,部分患者还伴随着肌肉酸痛、发热、乏力以及头痛等症状。病毒性感冒无需应用抗生素治疗,原因是抗生素仅对细菌感染有效,如果滥用抗生素治疗病毒性感冒不仅无效,还可破坏机体的正常菌群平衡,甚至出现细菌耐药。病毒性感冒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例如发热患者可服用退热药物,鼻塞、流涕患者可应用鼻用减充血剂治疗,患病期间可多饮用温水,确保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大部分患者约1-2周内便可自行康复。

细菌性感冒

细菌性感冒通常是细菌在机体免疫力降低的状态下趁机侵袭呼吸道所诱发的,少数情况下是因直接受到细菌感染所致,该类感冒的症状较重,并且持续不愈,其体温较高,通常超过38.5°C,同时咳嗽症状较重,初期痰液清稀,之后转为黏稠痰液,可伴有扁桃体肿大,甚至化脓。对于细菌性感冒需遵循医嘱应用抗生素治疗,比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在抗生素治疗期间要严格遵医嘱使用,千万不要滥用。感冒虽然常见,然而不当用药容易诱发严重问题,所以对于感冒要做到精准判断、科学合理用药。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