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江伟  单位:贵港市第二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29
1181

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做了胆囊切除和胆总管取石术后2-3年结石复发的患者,病情的反复不仅增加了家庭负担,还对身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接受过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的患者,虽然解决了当前的结石困扰,但胆道系统结构的变化(如胆汁流动路径改变)和潜在的代谢问题,使得胆管内结石再生的风险依然存在。

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和医疗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复发风险。现在就从饮食、生活方式、药物、随访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饮食调整:核心预防

严格低脂饮食:术后3-6个月是胆道恢复的关键时期,此时期内应尽量避免油腻饮食。胆汁的成分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胆固醇,过度摄入会加重胆道负担,也会导致胆管内胆汁成分不稳定,最终导致结石复发。因此应避免油炸、肥肉、动物内脏、奶油制品、坚果、油煎蛋、蛋黄、鱼籽等高胆固醇食物,提倡长期清淡、少油的烹饪方式(蒸、煮、炖、凉拌)。

规律进食: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尤其要吃早餐。规律进食有助于胆管规律收缩、排出胆汁,防止胆汁在胆管内过度滞留浓缩。过饥、过饱容易打乱胆汁分泌和流动节奏。

增加膳食纤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燕麦、糙米等)。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胆固醇排泄,减少其被肠道重吸收进入胆汁。

充足饮水:每天保证2000ml以上饮水(除合并肝硬化等特殊患者),可以稀释胆汁,减少胆管内结晶盐沉淀。

特殊食物尽量不吃:由于切除了胆囊,术后3-6月内消化功能都比较弱,此时应避免洋葱、豆类、碳酸饮料等产气食物,以及辣椒、咖啡、浓茶、重香料、酒精等刺激性食物。

二、生活方式调整:基础保障

控制体重,避免肥胖:肥胖是胆石症的重要风险因素。通过健康饮食和运动,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尤为重要。附:标准体重(kg)简易计算:(男性:身高-110;女性:身高-107.5)。

坚持运动:挑一项自己比较喜欢的体能项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改善代谢、促进胆汁流动。

三、药物预防:重要手段

熊去氧胆酸:这是针对胆固醇类结石的有效预防药物,它通过改变胆汁成分,降低胆固醇饱和度,促进已形成的微小胆固醇结晶溶解,并能增加胆汁流动。术后长期服用(半年至数年),可降低复发风险。(注意:需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服用,且要注意复查相关指标)

四、随访:避免重大并发症

很多患者结石复发,除了上述因素外,基本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出院后基本不会来定期复查了。

早期复查:术后早期,应严格按照医生安排的时间进行复查(如术后1个月、3个月),以评估手术恢复情况。对于带管出院的患者,这一点尤为重要。

长期随访:即使恢复良好,也应遵医嘱定期复查(通常建议每年1次),包括肝功能、血脂、腹部彩超等。

预防虽然重要,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患有胆道结石疾病的患者,胆道功能已经减弱。无论如何预防,都存在复发的风险。

因此,除了上述预防措施外,还应警惕结石复发的信号。

若出现以下症状,立即就医:

反复右上腹或上腹部疼痛(可能为绞痛或持续胀痛);皮肤或眼白发黄(黄疸);尿液颜色加深如浓茶;不明原因发热、寒战;恶心、呕吐。

总结:胆道取石术后的防石之路,是一场需要耐心和坚持的“健康管理马拉松”。其核心在于:通过低脂、规律、均衡的饮食减轻胆道负担;依靠健康体重和适度运动优化机体代谢;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预防药物;并通过规律的超声和肝功能检查严密监控胆道状态。将这些措施融入日常生活,形成习惯,您就能显著降低结石复发的风险,长久守护胆道健康。通过上述综合管理,可将10年内结石复发率控制在10%以下。严格遵循个体化方案,终身定期随访至关重要。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