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经香  单位:通江县民胜中心卫生院  发布时间:2025-07-29
2869

产后涨奶是乳汁分泌旺盛或排出不畅导致的乳房肿胀,通过频繁哺乳、冷敷、热敷、正确含乳姿势等方法进行缓解。涨奶通常在产后2~5天出现,属于生理性乳胀,若是处理不当就会发展为乳腺炎,因此需要掌握科学的缓解涨奶的方法。

学会区分生理性乳胀和乳腺炎

生理性乳胀多发生在产后初期,通常在产后2~5天出现,由于产后激素变化导致大量血液、淋巴液通向乳房,同时乳汁大量分泌,产妇表现为双侧均匀肿胀、发硬、紧绷、有痛感,可能伴随轻微发热(通常<38.4℃),生理性乳胀是正常生理过程,并不是感染疾病,但如果无法及时处理就会发展为乳腺炎。哺乳期乳腺炎是由于乳汁淤堵未及时处理,导致细菌侵入乳腺组织从而引发感染,产妇表现为乳房局部出现红肿、发热、疼痛的硬块;疼痛非常剧烈,呈搏动性或灼烧感;患者发热情况严重,通常在38.5℃以上,伴随畏寒、打寒战、全身乏力等流感样症状;乳汁会变稠或有脓液。

缓解哺乳期乳腺炎和产后涨奶的方法

1.促进乳汁分泌,缓解肿胀或炎症

有效哺乳/排乳。产妇产后要多让宝宝吸吮患侧乳房,可能需要产妇忍着疼痛,但这是最有效的排空方式。确保含乳姿势正确才可以有效吮吸。同时要调整不同的哺乳姿势,比如摇篮式、橄榄球式,让宝宝的下巴对准硬块方向吸吮,有助于疏通淤积的乳腺管。对于亲喂困难或宝宝无法吸通的情况,可手挤奶或使用吸奶器。在硬块后方朝乳头方向轻轻按压并推挤,动作要轻柔,避免粗暴按摩造成损伤;或者使用吸奶器吸奶,保持吸力适中。要注意促进乳汁排空可以缓解肿胀,但不可过度排空,否则会加速乳汁分泌,造成持续性的涨奶。

冷敷。通过乳房冷敷能够缓解疼痛、肿胀、减轻炎症反应,特别是在哺乳/排乳后进行冷敷的效果最佳。使用冷毛巾或冷藏过的卷心菜叶覆盖在乳房上,注意要避开乳头乳晕;也可使用专门的冰袋用毛巾包裹,不可直接接触皮肤。每次哺乳或排乳后冷敷15~20分钟,感觉舒适即可。

温和热敷。在哺乳/吸奶/手挤奶前进行短暂的热敷,有利于刺激喷乳反射,促进乳汁流出。用温热的毛巾,注意不可超过体温,以乳房感觉温热舒适即可,注意热敷温度不可过高或时间过长,否则会加重肿胀。

2.重视日常生活护理

保证充分休息。产妇要尽量与宝宝同步休息,身体需要睡眠恢复能量来对抗感染,促进身体恢复。

补充水分和营养。多喝温水,保持均衡饮食。如果发烧要补充电解质,饮食要清淡。

穿着舒适。选择支撑性好、无钢圈、尺寸合适的哺乳文胸,避免压迫乳房。

轻柔按摩。在哺乳或挤奶时,应从后向前轻柔地按摩乳房,促进乳汁流动,注意不可大力揉搓。否则会造成乳腺组织受损,加重炎症。

3.遵医嘱合理用药

哺乳期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或布洛芬,可有效缓解疼痛、退烧。要按照说明书剂量服用药物,同时布洛芬还有抗炎的效果。此外还需使用抗生素,其使用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如果症状严重,如出现高烧、剧烈疼痛、红肿范围大、脓性乳汁、持续超过24小时无改善或确诊为细菌性乳腺炎时,则需要采用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要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换抗生素。即使在服用抗生素治疗期间,也应继续哺乳或排空乳汁,但每次用药后建议间隔2小时再哺乳,以降低药物浓度峰值期的影响,从而帮助疏通乳腺导管,促进乳汁排出,预防乳汁淤积和进一步加重涨奶或炎症。

4.提供心理支持

乳腺炎期间,产妇身体不适,同时面临巨大的哺乳压力,因此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沮丧等情绪,产妇可寻求家人、伴侣、朋友的情感支持;而作为产妇的家人、伴侣、朋友也要积极地关心产妇,了解其哺乳情况;产妇可以多与其他有经验的妈妈交流,学习更多可以缓解身体不适的方法,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流能够改善心理压力,缓解焦虑、抑郁的情绪,这对促进乳腺炎的康复也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对于产妇而言,涨奶和乳腺炎的困扰是无法避免的,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调整生活习惯、规范饮食、合理用药,若有不适也要及时到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尤其是持续涨奶的患者通过有效的护理可避免症状加重,预防乳腺炎的发生。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