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梦诗  单位:横州市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29
1690

今天为您带来的疾病科普,是消化内科医生为大家整理的“消化道早癌”相关知识。

我国是消化道肿瘤高发国家,其中结肠癌、胃癌、食管癌最为常见。当今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往往对自身健康状况不够重视,直到出现吞咽梗阻、腹痛、便血时才到医院检查,确诊时已是消化道中晚期癌,手术后并发症多、存活率低,患者及其家庭都痛苦不堪。因此,大家需要在今后的生活中进一步加大对早癌的重视程度,这不仅能减轻病痛,还能挽救生命与家庭。

为什么需要消化道早癌筛查?

通过对临床数据分析可知,90%左右的早期癌症其实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尤其是像消化道癌,在该疾病的发病早期,患者几乎没有任何感觉,而当出现较为明显的症状时,往往癌症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我们以早期胃癌为例,不管患者有无发生淋巴转移,在接受手术治疗以后,5年生存率将能够达到90%以上,尤其是在发病最初期的小胃癌,更是能够直接切除,手术做完也不用住院,并且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以后,10年生存率能够达到100%。但是病症一旦发展到中晚期,整体的生存率仅为30%左右,并且整体的治疗效果较差,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以后很容易诱发各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目前,我国早期癌病例仅占2%~10%,5年生存率达95%~97%,约85%的进展期癌患者可以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仅20%~30%。中国结直肠癌现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及膳食结构的改变,发病率逐年提高,而确诊的结直肠癌中,晚期患者占大多数,其5年生存率约为50%。据《2018中国癌症报告》统计,我国消化道肿瘤占全部癌症发病率的43.3%,消化道可谓是癌症发生的重灾区。世界卫生组织(WHO)明确指出:癌症治疗的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哪类人群需要进行消化道早癌的筛查?

根据《2018年我国食管癌、胃癌诊疗规范》,建议对以下高风险人群进行胃肠镜筛查:第一,年龄大于40周岁;第二,曾经出现过上消化道疾病症状;第三,有过相关疾病的家族病史;第四,有不良生活习惯(例如抽烟、酗酒等)。胃癌风险人群则主要包括:年龄在40周岁以上,在以往的生活中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症状,且生活于胃癌高发区域。另外,血清胃蛋白酶原(PG)I浓度≤70 µg/L且PGI/PGII ≤7.0也视为胃癌高危人群。而血清胃泌素G-17浓度检测则可以诊断胃窦(G-17水平降低)或仅局限于胃体(G-17水平升高)的萎缩性胃炎。

如何让更多的人知道早癌筛查?

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增强疾病预防和控制能力,降低患病风险,促进个人健康。

不同人群对健康教育内容的认知存在差异。60岁以上老年人接受健康教育时,更多关注慢性病防治、生活方式干预等内容;中青年则更关心肿瘤筛查与早诊早治相关知识。

健康教育宣传形式多样,包括讲座、宣传册、手册、海报等,其中宣传册是最受欢迎的宣传形式之一,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例如缺乏针对性、互动性不够、宣传内容过于简单等。建议在设计宣传材料时,应充分考虑目标群体特点和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加强癌症筛查和早期诊断工作,有利于早期发现、治疗和康复,减少死亡率和医疗费用支出。因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积极开展癌症防治健康教育,普及防癌抗癌知识,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以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的目的。同时要加大投入力度,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不断完善癌症防治网络建设,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总而言之,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在生活中注意饮食习惯的调整,以及重点关注自身各项症状变化,就能够尽早地发现自身的癌症,为后续治疗提供有效帮助,从而拥抱健康的生活。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