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突如其来的脑梗塞打破生活的平静,患者不仅要承受身体机能受损的痛苦,还要面临漫长而艰难的康复之路。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梗塞病例超200万,其中约75%的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因此,如何对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康复护理,是需要重点思考的内容。为此,可以遵循康复护理的4步走原则,这样不仅能帮助患者最大限度恢复肢体功能和语言能力,还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日常生活,让其能够重新拾起康复的信心。
第一步,急性期护理
在急性期的护理工作中,需要注重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且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为此,医疗团队必须坚持24小时的监测工作,对患者的意识、脉搏、血压、血氧等指标进行监测,且要确保患者的呼吸道保持通畅,及时处理颅内压的异常问题。同时此病症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为了防止其出现压疮,每2小时对患者进行翻身护理。在患者病情稳定后,需要指导患者家属给患者进行肢体按摩、被动关节活动、保持肢体良肢位的摆放,这是为了防止患者出现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的情况。给患者穿戴弹力袜,并指导踝泵运动,这样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深静脉血栓风险。需要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要做好夹管护理,让患者能够尽快恢复膀胱功能,同时可多食蔬菜、水果和粗纤维食物,配合腹部按摩,防止便秘的发生。
第二步,恢复期护理
当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后,需要将康复护理工作的重点转向功能重建目标。在此期间,需要经由康复师主导开展渐进式的训练。在训练的初期阶段,可以先让患者参与床上桥式运动,并配合做好翻身坐起等动作,慢慢过渡到坐位平衡训练中,这能够为开展辅助站立训练做好准备。由于脑梗塞患者的语言功能多多少少会受到影响,因此在恢复期早期护理的时候需要融入语言训练,言语治疗师在此期间要介入评估环节,根据与患者的沟通情况来判定其语言障碍类型,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强化听理解、纠正发音等训练,在此期间也要组织简单的语言表达训练互动。这样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语言功能。在恢复的过程中,患者也会面对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配合应用心理支持治疗,且要让此项支持贯穿全程,帮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
第三步,中后期护理
到了康复训练的中后期阶段,就要开始融入步行能力训练,该阶段的恢复重点在于改善患者的步态对称性,让其能够更好地恢复正常的行走能力。在对患者的上肢进行训练时,可以开展系纽扣、书写等精细动作的锻炼。而在锻炼下肢时,可借助助行器,让患者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逐步恢复下肢运动能力。同时可以开展社区适应性训练,包括户外行走、公共交通使用等,这样能够形成持续康复支持体系。
第四步,维持期护理
进入功能维持与复发防控康复训练阶段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居家训练计划,可以通过抗阻练习和平衡训练来延缓患者的肢体功能退化,此处可以配合使用矫形器及牵拉技术,实现对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同时,要关注做好二级预防工作,即在日常康复中注重管控患者的血压、血糖及血脂指标,且要戒烟限酒。由于在此时期患者依旧存在复发风险,则要建立并发症预警机制,这样可以在出现突发情况时及时进行有效干预。
脑梗塞患者的康复护理是一场需要耐心与专业并行的持久战,在不同的时期都要给予悉心照料,这样才能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这4步康复护理环环相扣,每一个精心的护理细节,都在为患者重建健康体魄、回归正常生活提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