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鞘膜积液和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但在小儿鞘膜积液与腹股沟斜疝的超声诊断中,家长需要了解以下关键注意事项,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认识小儿鞘膜积液与腹股沟斜疝
小儿鞘膜积液是指因腹膜鞘状突在出生前后未能闭合,导致液体通过未闭合通道积聚于腹股沟或阴囊内(男孩),形成的病症。而腹股沟斜疝则是在胚胎发育时,腹部与腹股沟间的鞘状突通道在孩子出生后未闭合,使得腹腔内的脏器,如肠管、卵巢、输卵管、大网膜等,通过该通道进入腹股沟管或阴囊内而形成。正常情况下,鞘状突通道会在孕期最后三个月闭合,若未闭合就可能引发这两种疾病。
(1)小儿鞘膜积液的临床症状:腹股沟或阴囊出现肿块,肿块大小可能随体位改变,一般无明显疼痛,透光试验多为阳性。
(2)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症状:腹股沟或阴囊内有肿块,平卧或挤压时肿块可回纳至腹腔,当发生嵌顿时,肿块不能回纳,并伴有疼痛、呕吐等不适。
超声检查在区分小儿鞘膜积液与腹股沟斜疝中至关重要,由于这两种疾病症状有相似之处,仅靠外观和触诊难以准确判断,而不同疾病的治疗方案差异很大,准确诊断才能避免误诊误治。因此,超声检查对于准确区分这两种疾病、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超声检查前的准备
1.患儿状态调整
为使患儿能更好地配合超声检查,家长可提前用温和、亲切的语气向患儿解释检查过程,减轻其对陌生环境和检查的恐惧。检查前,陪患儿玩喜欢的游戏、讲有趣的故事,让其心情放松。到达检查室后,家长要保持镇定,以稳定患儿情绪。若患儿年龄较小,可通过轻柔的抚摸、哼唱儿歌等方式安抚,使其在安静状态下接受检查。
2.相关物品准备
(1)干净柔软的衣物:便于患儿穿脱,也能在检查时减少不适感。
(2)安抚物品:如患儿平时喜欢的玩具、安抚奶嘴等,帮助其稳定情绪。
(3)纸巾:用于清洁检查部位涂抹的耦合剂。
(4)病历资料:包括之前的检查报告、病历等,方便医生全面了解病情。
超声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家长陪伴要点
在超声检查过程中,家长自身要保持安静,避免大声喧哗或发出嘈杂声音,以免干扰医生操作和分散患儿注意力。同时,根据检查部位,轻柔地帮助患儿摆好姿势,防止其随意乱动影响检查结果。若患儿年龄小不配合,家长可用温和话语安慰,轻轻握住患儿小手给予安全感,让检查顺利进行。
2.观察患儿反应
家长需密切留意患儿面部表情,若出现痛苦、哭闹加剧等情况,可能是检查让其感到不适,注意患儿肢体动作,有无异常挣扎或抗拒。还要关注患儿呼吸和心率,若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表现,一旦发现患儿有任何异常反应,应立刻告知医生,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操作或采取相应措施。
超声检查诊断结果解读
1.结果判断方法
家长可通过超声报告中图像的描述及超声提示知晓检查的结果。正常情况下,超声图像显示腹股沟和阴囊部位结构清晰,无异常积液或肿物。若为小儿鞘膜积液,超声则提示患儿阴囊或腹股沟有液性暗区,边界清晰。而腹股沟斜疝,超声图像上则能看到腹腔内脏器,如肠管、网膜等通过未闭合的鞘状突通道进入腹股沟或阴囊内。
2.疑问咨询途径
当家长对超声诊断结果有疑问时,可咨询负责检查的超声医生,超声医生会结合专业知识和检查情况给予详细解答;也可以咨询小儿泌尿外科的临床医生,或通过医院的咨询热线、线上问诊平台等方式获取专业建议。此外,还能向医院的导医台寻求帮助,他们会提供相应的指导和解决方案。
3.日常护理建议
(1)鞘膜积液:避免剧烈运动(如跑跳、攀爬),减少阴囊摩擦;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预防感染。
(2)腹股沟斜疝:避免用力哭闹或咳嗽,防止腹压升高导致疝气加重;观察阴囊是否出现突然增大、发硬、触痛等症状,警惕嵌顿或绞窄。
总之,小儿鞘膜积液与腹股沟斜疝超声检查中家长要详细了解检查前准备、检查中配合、检查后需咨询的相关知识,才能够更好地配合医生完成检查,为后续的病情观察或诊疗提供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