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1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消毒、灭菌等词语,这两个词似曾相识,它们的意思经常被混淆,但实际上它们的含义是不一样的。接下来,请看看消毒与灭菌的科普知识有什么不同,我们应该怎么选择呢。
消毒与灭菌的相关知识
1.消毒与灭菌的定义
消毒是指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消毒剂是指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并达到灭菌保证水平的方法。这里指的灭菌保证水平是指灭菌处理单位产品上存在活微生物的概率,即经灭菌处理后在一百万件物品中最多允许一件物品存在活微生物。
2.消毒设备与灭菌设备
常见的消毒设备有紫外线消毒灯、空气消毒机、喷雾消毒器、擦拭消毒设备、紫外线水消毒器、二氧化氯发生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煮沸消毒器等;常见的消毒产品有醇类消毒剂,如75%酒精、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含氯泡腾片、碘伏、过氧化氢酸性氧化电位水等。
常用的灭菌设备有压力蒸汽灭菌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环氧乙烷灭菌器、低温甲醛灭菌器、干热灭菌器、日常生活中还有燃烧法等;常用的化学灭菌剂有环氧乙烷灭菌剂、戊二醛灭菌剂、过氧乙酸灭菌剂;常用的物理灭菌剂有高温蒸汽、γ射线等。验证灭菌是否合格的产品除灭菌器自带的物理监测外,还有化学监测指示卡、生物监测指示剂及生物培养器等。
3.消毒方法与灭菌方法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法、75%酒精浸泡或擦拭法、含氯制剂浸泡或擦拭法、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日常生活中还有日光暴晒法等。
常见的灭菌方法有压力蒸汽灭菌法、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法、环氧乙烷灭菌法、低温甲醛灭菌法等,其中以压力蒸汽灭菌法和低温等离子灭菌法运用最为常见,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种灭菌器的原理。压力蒸汽灭菌器的杀菌原理是采用特定工艺将灭菌器室内冷空气排出,以饱和湿热蒸汽为灭菌因子,在高温、高压、高湿的环境下,在一定温度和时间的组合作用下,实现对可被蒸汽穿透的物品的灭菌。压力蒸汽灭菌是热力灭菌的首选,它不仅效果好,更安全,主要适用于耐热耐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灭菌,如手术衣、洗手衣、中单、治疗巾等敷料和手术器械、诊疗器械等的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的灭菌原理是灭菌舱在低温真空状态下,液体状的过氧化氢经提纯加热后,汽化扩散至灭菌室的整个空间,作用于微生物的生物膜、DNA等,破坏其生命力,然后通过产生的等离子体分解过氧化氢在物品和包装材料上的残留,从而达到灭菌的目的。灭菌过程中灭菌舱内始终保持低温状态,尤其适用于不耐湿不耐热的医疗器械用品,有效减少了灭菌器械的损耗,灭菌周期较短,减少了贵重器械采购数量,提高了器械周转率。
消毒与灭菌的区别
1.目标对象不同
消毒杀灭的是除芽孢以外的病原微生物;灭菌杀灭的是一切微生物,包含芽孢在内。
2.效果不同
通过灭菌处理以后,只允许一百万件物品里有一个活微生物存在;消毒效果要求相对低一些,通过消毒处理后,会根据处理对象不同,活微生物的数量在几个至几十个范围内即可。
3.操作难度不同
灭菌需要有专用的医用灭菌设备、经过专门培训并获得资格证的专业技术操作人员及适合的灭菌方法、严格的操作流程才能操作;消毒的设备和流程相对简单一些,只需要消毒剂、浸泡桶、喷壶、煮沸消毒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等,普通工作人员即可完成。
4.消毒与灭菌适用范围不同
接触完整皮肤、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如呼吸管路、湿化瓶、压脉带、网套、普通牙科器械等,应进行消毒;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的皮肤和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如止血钳、手术剪、腔镜器械、止血纱布、手术衣等,应进行灭菌。
通过以上的科普知识介绍,相信您知晓了消毒与灭菌是截然不同的两个过程,诊疗器械、器具、物品到底应如何选择消毒或灭菌呢,我们可以参照产品说明书进行规范化消毒或灭菌。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