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曲赛  单位:金华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发布时间:2025-09-05
46

在很多人印象中,帕金森病是一种“老年颤抖病”,一想到它,往往联想到手抖、走路不稳。但事实上,帕金森病的到来往往是悄无声息的。它并不是一夜之间出现剧烈的症状,而是从生活中的一些细微动作中逐渐显露端倪。若能及早发现这些信号,及时就医并干预,病情控制的效果将明显改善。

帕金森病的基本认识

帕金森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主要是因为大脑的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受损、丢失或缺失而引起,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年龄多在60岁左右,少数为50岁或更年轻的帕金森患者。临床上,帕金森病的“核心三大症状”是: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迟缓。但在疾病早期,这些典型表现往往并不明显,而是通过一些“微小动作”的异常逐渐显现。

微小动作中隐藏的早期信号

1.写字越来越小。很多帕金森患者在确诊前,都会经历一个“字越写越小”的过程。医学上称为“小字症”。日常表现是:写字起初还算正常,但随着字数增多,字迹会越写越紧凑,笔画逐渐缩小。别人一眼就能看出字迹的变化。这是因为患者的手部精细动作受到运动迟缓的影响,导致书写难以保持均匀、流畅。

2.手不自觉发抖。手抖是人们对帕金森病最熟悉的症状。与普通紧张或疲劳引起的抖动不同,帕金森病的震颤具有典型特征:多在静止时出现(称为静止性震颤);常见于一侧手部,比如休息时手指像在“搓丸子”;当专注于某个动作或活动时,震颤可能会减轻。这种细微的“静止抖动”,常常在刷牙、端碗或双手自然放松时被人发现。

3.表情越来越“呆板”。家属往往会最先注意到患者的面部变化:笑容减少、眨眼次数减少、表情单一,好像总是一张“面具脸”。这是因为面部表情肌的运动也受到帕金森病的影响,导致表情动作僵硬,甚至说话时缺乏情感波动。

4.走路小碎步,手不摆动。帕金森病早期的另一个信号是走路动作的细微改变:走路跨步小,拖步走;摆臂动作幅度小,有时一侧几乎不摆;开始步行时困难,感觉脚“粘”在地上,要挣扎一下才能开始跨步。这细微的变化,通常都在上下班路上、过马路和走台阶时观察到。

5.声音越来越小。声音变化也是帕金森病的早期信号。患者可能会觉得嗓子没问题,但说话的声音逐渐减小,语速变慢,语调缺乏抑扬顿挫,甚至别人经常听不清。这种“声音变轻”的现象,在电话沟通或开会时尤其容易被察觉。

6.精细动作变得笨拙。系扣子、刷牙、用筷子、剥花生壳等日常小动作,可能会变得迟缓或不灵活。患者常觉得“手不听使唤”,虽然能完成动作,但明显不如以前利索。

7.睡眠时出现异常动作。部分患者在疾病早期会表现为睡眠障碍,例如:睡觉时翻身困难;梦中喊叫、拳打脚踢,好像在“演戏”;甚至会把被子、枕头弄得凌乱。这类被称为“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疾病,在临床上被认为是帕金森病的一个重要早期信号。

8.嗅觉减退。嗅觉功能下降常常被忽视,但实际上,它可能比手抖更早出现。患者会逐渐发现自己难以分辨气味,比如闻不到花香、饭菜味道变淡。这与大脑嗅觉相关区域的退行性变化有关。

9.便秘和排尿异常。不少患者在出现运动症状之前,就经历过长期便秘。这是因为帕金森病不仅影响运动系统,也会累及自主神经系统。除便秘外,还可能伴随尿频、尿急等情况。

早期识别的重要性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目前尚不能完全治愈,但通过早期识别和规范治疗,可以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如左旋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可以有效改善运动症状。

康复训练:包括步态训练、手部精细动作训练,有助于延缓功能退化。

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面对长期治疗。

如果能在“微小动作异常”阶段就引起重视,患者不仅能得到更及时的干预,也能更好地维持工作和生活能力。

总结

帕金森病并非一开始就表现出明显的手抖和行动困难,它往往是从日常生活中的“微小动作”中悄悄显露端倪:写字变小、手部静止抖动、走路小碎步、面部表情减少、声音变轻、睡眠异常、嗅觉减退和便秘等。这些信号看似不起眼,却是大脑发出的早期警报。早期识别、早期干预,能让患者更好地与疾病长期共存。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提醒大家关注自己和身边人的细微动作变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