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娜  单位:益阳市中心医院 检验科  发布时间:2025-09-05
42

早在1866年,英国医生约翰・朗顿・唐首次描述唐氏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当时医学界尚未明确其遗传根源;直到1959年,法国遗传学家热罗姆・勒琼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才发现患者细胞中21号染色体比正常人多出一条,这一发现为后续细胞层面的研究奠定基础,也让人们开始探寻“多一条染色体”究竟如何让细胞陷入紊乱。

其一,基因剂量过载引发的蛋白质失衡是细胞紊乱的核心起点。人体21号染色体上携带约200到250个基因,这些基因负责编码多种关键蛋白质,当染色体多出一条时,每个额外基因的表达量都会相应增加,直接造成蛋白质合成总量超出细胞正常耐受范围。比如21号染色体上的APP基因,其编码的淀粉样前体蛋白在正常细胞中会按特定比例分解为无害片段,而三体细胞中APP基因表达量升高,导致淀粉样前体蛋白大量积累,这些多余蛋白不仅无法参与正常生理过程,还会与细胞内其他功能蛋白发生非特异性结合,破坏原有蛋白的结构与功能,进而形成异常蛋白复合物。

其二,细胞周期调控失灵导致分裂与增殖异常是细胞紊乱的重要表现。正常细胞分裂需经过G1期、S期、G2期和M期的精准调控,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检查点确保DNA复制准确、染色体分离正常,而21号染色体三体细胞中,多个与细胞周期相关的基因(如CDKN2A基因)表达异常,这些基因编码的调控蛋白本应在G1期检查点阻止受损细胞进入分裂阶段,但在三体细胞中该蛋白含量过高,会过度抑制细胞周期进程,使得细胞停留在G1期的时间延长,分裂速度明显减慢。

紧接着,信号通路紊乱干扰细胞分化与通讯是细胞紊乱的又一关键环节。细胞间的信号传递依赖Notch、Wnt等多条通路的协同作用,这些通路调控细胞的分化方向、迁移路径以及组织形成,而21号染色体上的DSCAM基因编码的蛋白是Notch信号通路的重要调控因子,三体细胞中DSCAM蛋白过量表达,会持续激活Notch通路,导致细胞分化方向偏离正常轨道——在胚胎发育阶段,这种异常会影响神经细胞的分化与迁移,使得大脑皮层神经元分布紊乱,进而对认知功能产生长远影响。

随后,线粒体功能受损造成能量供应不足进一步加剧细胞紊乱。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其功能依赖多种蛋白的协同作用,而21号染色体上的SOD1基因编码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本应清除线粒体产生的活性氧,保护线粒体结构完整,但在三体细胞中SOD1蛋白过量,会打破活性氧的平衡状态,导致活性氧大量积累并攻击线粒体DNA,造成线粒体DNA突变率升高;同时,异常蛋白复合物也会堵塞线粒体的嵴间隙,影响有氧呼吸链的正常运作,使得ATP合成量减少,长此以往,细胞的损伤积累速度加快,衰老进程提前。

最后,免疫细胞功能异常降低细胞防御能力是细胞紊乱的外在体现。免疫细胞(如T细胞、B细胞)是人体抵御病原体的重要防线,其活化与增殖需要精准的信号调控,而三体细胞中21号染色体上的IFNAR1基因表达量升高,该基因编码的干扰素受体会过度激活免疫信号通路,导致T细胞活化异常——正常T细胞活化后会分化为效应T细胞清除病原体,但异常活化的T细胞会提前进入耗竭状态,无法有效增殖。

随着单细胞测序、活细胞成像等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对细胞紊乱机制的理解不断深入,这些研究不仅为唐氏综合征的干预提供了靶点,也让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到“染色体数目平衡”对细胞功能的重要性——细胞的正常运作如同精密的“机器”,每一个部件(基因、蛋白、细胞器)都需按“标准剂量”协同工作,多一条染色体带来的“微小偏差”,最终会让整个“机器”陷入紊乱。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