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清芬  单位:佛山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发布时间:2025-07-04
55

核心警示:“医生,快看看我孩子!昨天发烧嗓子疼,我给他吃了家里备的阿莫西林,今天全身起满红疹子,越烧越高了!”急诊常见此场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俗称“亲吻病”)患儿若误服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青霉素类药,超90%会触发全身红疹!儿科护士紧急提醒:这种病是EB病毒感染,抗生素无效!发烧+咽痛+颈部肿,切勿自用“消炎药”!

疾病识别:警惕“三联征”

1.发烧:常持续1-2周;2.咽痛、扁桃体肿大:常有灰白色分泌物(似化脓但非细菌感染!)。3.颈部淋巴结肿:尤其后颈部,摸起来有压痛(伴眼睑浮肿、乏力、食欲差、肝脾肿大)。

传播途径:唾液(亲吻、共用餐具、分享食物)。

致命雷区:为何吃“消炎药”起疹?

关键误区:家长看到孩子发烧、嗓子有“脓”,常误认为是“细菌感染”,顺手拿出家中常备的“消炎药”(特指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青霉素类抗生素)。

可怕后果:如果孩子得的是传单(病毒感染),服用这类药物后,>90%会出现全身性红色皮疹(斑丘疹、荨麻疹等),可能伴瘙痒!疹子通常在用药后5-10天出现。

原因揭秘:这不是真正的药物过敏!而是EB病毒感染导致免疫系统异常,对青霉素类药物产生的一种特殊的高敏反应。其机制与典型的青霉素过敏(IgE介导,可危及生命)不同。

护士强调:传单是病毒感染,抗生素(消炎药)对它无效!乱用不仅无效,还会招来一身疹子,让孩子更难受,干扰医生判断。

儿科护理提示:孩子有“发烧+咽痛+颈部肿”,切勿自行服用任何抗生素(尤其是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及时就医明确诊断是关键。

家庭护理两大关键

关键一:绝对守护“脆弱脾”。脾肿大患儿占比高,剧烈活动或碰撞可致脾破裂(致死!)。

立即行动:1.禁止剧烈运动(跑跳、打球、追赶打闹)、提重物。2.避免咳嗽用力、腹部受压。3.卧床休息,恢复期需数周至数月,待脾脏回缩至正常并经医生评估后方可逐渐恢复活动。

关键二:对症缓解不适。1.退热止痛: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按说明书剂量使用)。避免使用阿司匹林(有风险)。2.缓解咽痛:(1)温盐水漱口(大孩子)。(2)吃温凉流质或软食(如粥、面条、果泥)。(3)适当饮用凉开水或含服无糖冰块(小冰块需防呛咳)。(4)遵医嘱可使用缓解咽痛的喷雾或含漱液。3.皮肤护理(若出现药疹):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抓挠。瘙痒明显可冷敷或遵医嘱使用外用药物。

紧急就医信号(立即送医)

即使在家护理,也需密切观察。若孩子出现以下任何情况,请及时就医:

腹部剧痛(尤其是左上腹),或肩部疼痛(可能是脾破裂信号!);呼吸困难、吞咽极度困难(扁桃体肿大阻塞气道);持续高热不退(>39.5°C)或精神萎靡、嗜睡、烦躁不安;剧烈头痛、呕吐、颈部僵硬(警惕脑膜炎);皮肤出现瘀点、瘀斑或出血不止(血小板减少);眼球或皮肤发黄(黄疸,肝功能损害);尿量明显减少(脱水或肾功能影响);皮疹进展迅速或伴有水疱、溃烂。

关键总结

1.发烧、咽痛、颈肿≠细菌感染→禁用阿莫西林/氨苄西林!2.脾肿大需绝对制动→防碰撞、禁运动!3.出现任一危险信号→立即急诊!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儿童常见病,科学护理助孩子度过“传单”期,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6-27
来源:普宁市人民医...
2025-06-27
来源:​广州市番禺...
2025-06-27
来源:肇庆市高要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6-20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
2025-05-30
来源:百色市第二人...
2025-04-01
来源:​广东省河源...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