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林芳  单位:四川友谊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05
882

磕碰擦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意外,大多数伤口可以通过规范的居家护理自愈。然而,如果处理不当或忽视了危险信号,可能会导致严重感染,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基于临床实践和权威指南,为您提供伤口处理的规范流程、就医指征以及护理要点,帮助您掌握科学的应对方法。

居家处理伤口三步骤

1.清洁去污:使用生理盐水或煮沸冷却后的流动清水冲洗伤口5-10分钟,彻底清除泥沙、碎屑等异物。如果伤口被油污污染,可以用无菌棉签蘸取中性肥皂水轻轻擦拭周围皮肤,但避免直接接触创面。

2.精准消毒:用0.5%-1%的碘伏从伤口中心向外螺旋式擦拭,消毒范围应超过伤口边缘5cm。更换棉签重复操作2次,确保消毒彻底。注意:不要使用酒精直接涂抹破损皮肤,因为刺激性太强;双氧水仅适用于深部污染伤口,使用后需用生理盐水冲洗残留物。

3.合理保护:对于直径小于1cm的小伤口,可以使用透气性创可贴覆盖;对于直径大于等于1cm的较大创面,应采用无菌纱布包扎,松紧度以能插入一根手指为宜,避免影响血液循环。如果敷料被渗出液浸透,应立即更换;常规伤口每日换药1次。

立即就医:八大危险指征

1.出血失控:持续出血,按压10-15分钟仍无法止血,或血液呈鲜红色喷射状(提示动脉损伤)。长期服用抗凝药(如阿司匹林)或血友病患者,即使小伤口也需专业处理。

2.深度与异物问题:伤口可见脂肪、肌肉或骨骼,深度超过0.5cm(需缝合);或有玻璃碎片、金属屑等无法自行清除的异物残留;穿刺伤(如钉子刺伤)易形成厌氧环境,需专业清创。

3.高危污染:被生锈金属、土壤、动物排泄物污染的伤口;猫犬抓咬伤感染风险达50%,需24小时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5年内未接种者)及狂犬疫苗。

4.感染典型表现:局部红肿范围超过伤口边缘2cm、跳痛明显、渗出黄绿色脓液伴恶臭;或出现发热(体温≥38℃)、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提示可能发展为败血症。

5.特殊部位损伤:关节(手指、膝关节)伤口可能影响活动,需排查肌腱/韧带损伤;面部伤口(眼周、口唇等)需精细缝合以减少瘢痕;受压部位(手掌、足底)易反复摩擦,感染风险高,均需专业评估。

6.愈合异常:超过2周未愈合,或反复裂开、渗液;周围皮肤发黑,可能与糖尿病(血糖>8mmol/L)、营养不良等基础病相关。

7.烧烫伤重症:面积超过成人手掌大小;深Ⅱ度及以上(表皮下见白色坏死组织、小水疱),需遵循“冲-脱-泡-盖-送”原则紧急处理后就医。

8.高危人群伤口: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激素者、艾滋病患者、婴幼儿及高龄老人,即使小伤口也建议就医评估,因为此类人群感染扩散风险显著增高。

居家护理:观察与支持

(一)关键观察指标

1.炎症反应:正常红肿应在48小时内减轻,若范围扩大、疼痛加剧(尤其是跳痛),提示感染进展。

2.皮肤状态:伤口周围出现麻木、苍白或紫绀,可能存在血管神经损伤。

3.全身情况:密切监测体温,出现发热、寒战等需立即就医。

(二)科学护理措施

1.环境管理:保持伤口适度湿润(用无菌敷料覆盖),避免伤口暴露于空气中风干结痂。

2.敷料更换:操作前彻底洗手,污染或湿透时立即更换。

3.基础病控制:糖尿病患者需将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

4.营养支持:补充蛋白质(鸡蛋、牛奶)及维生素(新鲜果蔬),忌辛辣刺激食物。

家庭急救箱必备物品

1.清洁消毒:生理盐水(500ml/瓶)、碘伏(0.5%-1%浓度)、无菌棉签、纱布(4cm×6cm)。

2.止血包扎:创可贴、弹性绷带、止血带(仅用于动脉大出血)。

3.辅助工具:无菌镊子、医用手套、防水贴(洗澡时保护伤口)。

结语

一个小小的伤口,也可能隐藏着大的风险。当您对伤口的处理感到犹豫、看到上述任何警告信号时,别犹豫—立即就医是最明智、最安全的选择!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