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华翔  单位:重庆市渝中区大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超声科  发布时间:2025-08-14
38501

儿童溺水风险与高危人群  

每年夏季酷暑时节,在自然水系丰富的地区,存在较高的儿童溺水风险。有数据显示,2012—2021年重庆市儿童溺水死亡率虽以年均13.15%的速度下降,但农村地区死亡率仍然显著高于城市,自然水域(如江河、池塘、水库)是主要发生场所,占比高达80%。  

高危人群包括:  

1-3岁婴幼儿:因家长监管不足,易在家中水桶、浴缸,小区里的景观池、喷泉池等浅水区溺水。  

5-14岁儿童:因安全意识差、喜欢冒险、自我救护能力薄弱,成为溺水事件高发群体。   

男孩:因活动范围大、冒险行为多,死亡率显著高于女孩。  

溺水的危害与快速识别  

溺水后缺氧是致死的根本原因,2分钟即可失去意识,5分钟可能心跳停止。儿童溺水时往往表现隐蔽,需警惕以下信号:头部后仰、嘴巴半张,眼神呆滞; 挣扎动作减弱,或无声,甚至下沉;呼救声微弱甚至消失。  

预防措施:从家庭到社会  

1. 家庭防护:浴缸、水桶用后立即清空;儿童玩水时家长需全程“一臂距离”监护。  

2. 游泳安全:选择正规场所,避免野泳;儿童穿戴救生衣,游泳前充分热身。  

3. 社区干预:危险水域设置护栏和警示牌;学校加强防溺水教育。  

急救两要素:及时+正确  

1. 及时行动:立即判断意识与呼吸,无呼吸无意识应立刻开始急救;同时呼叫120,避免延误。  

2. 正确操作:无需控水:倒挂、拍背会延误抢救;心肺复苏顺序:先2次人工呼吸,再30次胸外按压,每分钟按压100~120次,尽量保持按压连续性。儿童按压深度3-4厘米,成人5-6厘米。

溺水后的急救步骤  

1. 上岸处理:清除口鼻泥沙,侧卧防呕吐窒息。  

2. 心肺复苏: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吹气1秒,见胸廓起伏)→胸外按压。  

3. 送医后监测警惕迟发性肺水肿或脑损伤。  

影像学检查在溺水急救中的应用  

超声:可显示溺水肺的间质性改变(Kerley B线)、心包有无积液、评估左心功能。  

CT:肺部常见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但不具有特征性,须结合病史诊断。

总结  

儿童溺水可防可控,关键在于:  

  预防:加强监护,远离危险水域。  

急救:抓住“黄金4分钟”,正确实施心肺复苏。  

社会协作:通过教育、设施改善,降低风险。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