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叶  单位:湘雅博爱康复医院 康复治疗部  发布时间:2025-08-01
1595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困扰,近年来医学技术快速发展,除药物、手术治疗外,重复性经颅磁刺激非侵入性治疗技术逐渐走进临床,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那么,重复性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知识有什么呢?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一、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核心问题源于大脑中叫“多巴胺”的神经递质减少,多巴胺就像大脑中的“传令兵”,负责协调肌肉活动,其不足的情况下,人体就会出现运动障碍,做动作像被放慢了镜头,穿衣、吃饭等日常活动变得缓慢吃力,安静期间手脚不自主抖动,活动时可能减轻,肢体像被“冻住”,活动过程中感觉阻力增大,面部表情也会变得僵硬,走路不稳,容易摔跤,晚期可能无法独立行走。除运动症状,帕金森病还可能伴随睡眠障碍、抑郁、便秘、认知减退等非运动症状,影响生活质量。

二、重复性经颅磁刺激

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TMS)是利用磁场作用于大脑的无创治疗技术,原理可简单理解为“用磁场控制电流”,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将类似“线圈”的设备放在患者头皮特定部位,线圈通电后会产生短暂而强大的磁场,磁场能穿过头皮和颅骨到达大脑特定区域,磁场穿过脑组织会在大脑内感应出微弱的电流,改变大脑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像调节电器的“开关”,可使过度活跃的神经细胞“冷静”,让功能低下的神经细胞“活跃”起来。

三、rTMS如何帮助帕金森病患者?

1.改善运动症状

rTMS能刺激大脑运动皮层或辅助运动区,调节控制肢体运动的神经环路,减轻肌肉僵直和不自主抖动,使患者的肢体活动更轻松。部分患者的运动迟缓与大脑运动皮层兴奋性降低有关,高频rTMS可增强此类区域的神经活动,帮助患者加快动作速度。同时,平衡障碍与大脑中负责空间感知、协调的区域功能异常有关,而rTMS可调节此类区域的活动,减少患者摔跤的风险。

2.改善非运动症状

多数帕金森病患者会出现情绪问题,与大脑中负责情绪调节的区域功能下降有关,低频rTMS可调节此类区域的神经活动,改善抑郁、焦虑情绪,就像给“紧绷的神经”松绑;帕金森病患者常受失眠、多梦困扰,rTMS可调节大脑的“睡眠-觉醒”节律中枢,支持患者形成更规律的睡眠模式;部分患者会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rTMS刺激大脑前额叶或颞叶等区域,可增强神经细胞的连接,改善认知功能。

3.辅助药物治疗

rTMS不能替代药物,但可作为辅助方式,当药物疗效减退时,rTMS可增强药物的效果,减少药物剂量,降低长期用药的副作用,像给“疲惫的药物”助一臂之力,让治疗更高效安全。

四、接受rTMS治疗患者需要知道的知识

接受rTMS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需要注意,此类治疗法有一定的禁忌症要求,绝对禁忌是颅内金属植入物、心脏起搏器、除颤器,相对禁忌是有癫痫病史或耳鸣的患者,常见副作用有短暂性头痛、头皮不适,通常在24h内可缓解,应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治疗,预防出现问题。在排除禁忌症后,如果医生建议尝试rTMS治疗,患者、家属会关心治疗过程和注意事项,其实rTMS治疗并不复杂,治疗前不需要特殊准备,正常饮食即可,但需取下头上的金属物品避免影响磁场,治疗中患者坐在舒适的椅子上,医生会按照病情确定刺激的部位、频率,并将线圈贴近头皮,治疗期间会听到“咔哒”声,头皮有轻微震动感,全程无痛,每次治疗约20-30分钟,治疗后多数患者可立即正常活动,少数人出现短暂的头痛、头晕或头皮不适,休息后会自行缓解,无需过度担心;rTMS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需要一定的疗程,通常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2-4周为一个疗程,部分患者在治疗1-2周后开始感觉到症状改善,疗程结束后,效果可能持续数周至数月,具体因人而异。

总之,帕金森病的治疗是“持久战”,而重复性经颅磁刺激就像“无形的手”,利用温和的磁场力量帮助患者调节大脑功能,改善症状,重拾生活的信心。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