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儿是全家的宝贝,新手爸妈在喂奶时经常会发现新生儿溢奶或吐奶,有些新手爸妈不会区分这两种现象,容易做出错误的应对。事实上,溢奶和吐奶在表现、原因和危害上均有不同,了解新生儿吐奶的深层诱因及科学应对方法,能有效减少宝宝不适,帮助新手爸妈更好地呵护新生儿健康成长。
学会区分新生儿溢奶和吐奶
新生儿溢奶指的是新生儿喂养期间以及不久之后多余的乳汁从新生儿口中溢出,属于喂奶时的一种普遍现象,不会让新生儿感到痛苦,而且会随着新生儿月龄增长而消失。新生儿吐奶是指喂养新生儿后很快就会出现母乳从新生儿口腔或鼻腔里流出的现象,新生儿吐奶前有时会表情痛苦、躁动不安,随即将大量的乳汁吐出,甚至伴有其他呕吐物,需要新手爸妈根据新生儿吐奶的具体原因采取恰当的处理方式。
新生儿吐奶的原因
新生儿吐奶主要受到生理原因和疾病因素的影响。
1.新生儿贲门附近的括约肌比较松弛,乳汁在胃部蠕动时会给括约肌施加压力,造成贲门开放,将会有部分乳汁反流到食道,从新生儿口腔流出。等到宝宝7个月到一周岁时这种生理原因引起的吐奶现象就不再出现。
2.感冒、腹泻、肺炎、肝炎、脑炎、脑膜炎、脑损伤以及先天性肠道闭锁等疾病也会造成新生儿吐奶,患有不同疾病新生儿的吐奶症状会有所不同。如果在第1次喂水和喂奶后新生儿出现呼吸急促、皮肤青紫、唾液增多的现象,那么新生儿可能是先天食道闭锁;如果新生儿的呕吐物是绿色或者黄绿色黏液,那么新生儿可能患有肠道疾病;如果新生儿的呕吐物是淡咖啡色黏液,吐奶时表情痛苦,哭闹不休,那么新生儿可能患有脑部疾病;如果新生儿在出生3周以内频繁呕吐,吐奶量较多,同时新生儿日渐消瘦,那么新生儿可能先天性幽门肥大;如果新生儿出现湿疹、鼻痒、流涕、腹胀、便秘、腹泻以及呕吐,可能是胃炎、胃食道反流、过敏。出现以上任何症状时,新手爸妈都要带着新生儿及时就医。
新生儿吐奶不要慌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吐奶,新手爸妈都要第一时间调整新生儿的姿势,使其身体处于侧卧位,以便新生儿顺利吐出口腔中的异物,然后新手爸妈要清理新生儿面部和口腔中残留的呕吐物。切忌在新生儿吐奶时将其抱起或让新生儿仰卧,这容易引发呛奶。倘若新生儿在吐奶后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要考虑是否有奶水流入呼吸道。将新生儿面部朝下置于膝盖上,头部低于身体,用手掌拍打新生儿的背部,通过给予刺激的方式让新生儿将奶水咳出,认真观察新生儿的呼吸状况,直到其能顺畅呼吸为止,并要用小棉签清理新生儿的鼻孔。对于呛奶严重的情况要迅速就医,防止对新生儿的心脑功能产生危害。
如果是过敏引发的吐奶,宝妈们在哺乳期要少吃牛奶、大豆、花生、鸡蛋、鱼虾、坚果等容易使宝宝过敏的食物。若新生儿吐奶后还想吃奶,可以再喂一些母乳,母乳量降至平时的1/2以下。对于非疾病因素引起的频繁吐奶情况,新手爸妈在喂奶时要适当减量,且不能喂给新生儿其他食物。
防吐奶有妙招
为了防止新生儿吐奶,新手爸妈要了解喂奶的几个小妙招。
1.宝妈们要将新生儿上身略微抬高,倾斜30度左右,在新生儿吃奶时压住几个乳腺导管,放缓奶流速度,增加新生儿嘴部与乳晕接触面积,减少空气流入。如果选择配方奶喂养,要将奶嘴开孔调整到合适大小,注意冲泡奶粉时不能大力摇晃奶瓶。
2.不能在新生儿哭闹时立即喂奶,而是要先安抚新生儿的情绪,等到新生儿平静后再喂奶。
3.严格控制喂奶间隔时长,新手爸妈可以观察新生儿的状态,如果新生儿停止吃奶就无需喂奶,通常2.5至3小时喂一次,每次减少喂奶量,可以有效防范新生儿吐奶。
4.喂奶后要将新生儿直立抱起来,头偏向一侧,用手拍打新生儿的背部,直到新生儿打嗝。然后换另一边肩膀继续拍嗝。拍嗝之后,将新生儿侧卧放到床上,再慢慢改为仰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