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欧阳江英  单位:珠海市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29
863

在肺功能室,每天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患者:有长期咳嗽却查不出原因的中年人,有爬两层楼就气喘吁吁的老人,也有被医生反复叮嘱要定期复查的哮喘患者。他们常常带着同样的疑问:“肺功能检查到底查什么?我为什么需要做?”通过这篇科普,带大家揭开肺功能检查的神秘面纱,读懂这项守护呼吸健康的“隐形盾牌”。

你的肺,可能比你想象中更“脆弱”

肺是人体唯一直接与外界相通的内脏器官,每天要吸入约1万升空气,其中混杂的粉尘、细菌、病毒、有害气体,时刻都在挑战它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死因,我国约有3亿人受此类疾病困扰,其中慢阻肺、哮喘、肺纤维化等疾病的知晓率却不足30%。

更令人担忧的是,肺功能下降往往是“悄无声息”的。肺脏具有强大的代偿能力,早期病变时人体可能没有任何不适,当出现明显咳嗽、气喘等症状时,肺功能往往已损伤50%以上。就像一只气球,当它被扎破一个小孔时,依然能膨胀,直到破损面积扩大到一定程度,才会彻底失去充气能力。肺功能的衰退,也遵循着同样的规律。

肺功能检查:给肺部做“全面体检”

肺功能检查是通过专业仪器,检测人体呼吸时气体的流速、流量、压力等指标,评估肺的通气功能、换气功能和呼吸动力状态的检查方法。简单来说,它就像给肺部做“全面体检”,能精准发现早期肺功能损伤,甚至比胸部CT更早捕捉到病变信号。

临床上最常用的是“肺通气功能检查”,受检者只需按照技师的指令,含着咬口做“深吸气—用力呼气—快速吸气”的动作,3-5分钟就能完成。这个过程中,仪器会记录下几个关键指标:

- FEV₁(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反映气道通畅程度,哮喘、慢阻肺等气道阻塞性疾病会导致该指标下降。

- FVC(用力肺活量):尽力吸气后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可判断肺容量是否正常。

- FEV₁/FVC比值:这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若低于70%,需警惕气道阻塞。

此外,对于疑似间质性肺病、肺纤维化的患者,还需要做“弥散功能检查”,评估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能力;哮喘患者可能需要做“支气管激发试验”,判断气道是否存在高反应性。这些检查均无创、无痛苦,对身体没有任何伤害。

这7类人,必须做肺功能检查

很多人认为“不咳嗽不喘就不用查肺功能”,这是最大的认知误区。以下7类人群,即使没有症状,也建议主动做肺功能检查:

1.长期吸烟者:包括主动吸烟者和被动吸二手烟者。吸烟是导致慢阻肺的首要原因,烟龄超过20年、每天吸烟超过10支的人,建议每年查一次。

2.长期接触粉尘或有害气体者:如矿工、厨师、装修工人、化工厂员工等,职业暴露会增加肺损伤风险。

3.有慢性呼吸道症状者:如长期咳嗽、咳痰、胸闷、气短,或反复发生支气管炎、肺炎的人。

4.已确诊呼吸道疾病者:哮喘、慢阻肺、肺纤维化等患者,需通过定期检查评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5.中老年人:40岁以上人群肺功能自然衰退,建议每2年查一次,尤其有家族呼吸疾病史者。

6.计划手术的患者:尤其是胸部、腹部大手术,肺功能检查可评估手术风险,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

7.长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这类药物可能影响呼吸肌功能,需监测肺功能变化。

检查前,这些准备要做好

为了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做肺功能检查前需要做好这些准备:

- 检查前4-6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可能导致呼吸肌疲劳,影响检测数据。

- 暂停部分药物:哮喘患者若使用支气管扩张剂,需提前12小时停药(具体遵医嘱),以免掩盖真实气道状态。

- - 避免饮食过饱:检查前1小时不要吃太多东西,防止用力呼气时出现恶心、呕吐。

- 配合技师指令:检查时需用嘴含住咬口,鼻子被夹闭,确保所有气体都从仪器进出;呼气时要“用力、快速、持续”,像吹灭远处的蜡烛一样,尽可能把肺内气体呼尽。

有些患者担心自己“不会做”,其实完全不必紧张。技师会先示范动作,再让患者练习1-2次,直到掌握要领再正式开始。整个过程中,技师会全程指导,确保数据可靠。

解读报告:看懂关键指标的“健康密码”

拿到肺功能报告时,密密麻麻的数值和术语可能让人犯晕。其实只需重点关注三个核心结论:

- 正常:各项指标在预计值的80%-120%之间,说明肺功能良好。

-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FEV₁/FVC比值降低,常见于哮喘、慢阻肺、支气管扩张等,提示气道变窄或堵塞。

-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FVC降低,FEV₁/FVC正常或升高,多见于肺纤维化、胸腔积液、胸廓畸形等,提示肺扩张受限。

需要注意的是,单次检查结果异常不一定意味着患病,需结合症状、病史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比如哮喘患者在缓解期,肺功能可能完全正常,需通过支气管激发试验才能发现潜在问题。

护肺小贴士:让呼吸更轻松

肺功能检查只是手段,守护呼吸健康才是目的。日常生活中,做好这几点能有效保护肺部:

- 戒烟是第一要务:吸烟会导致气道黏膜受损、纤毛运动减弱,是引发慢阻肺、肺癌的“元凶”。戒烟1年后,肺功能下降速度可恢复至非吸烟者水平。

- - 远离污染环境:雾霾天外出戴N95口罩,厨房安装强排油烟机,避免长期接触粉尘、化学物质。

- 坚持呼吸锻炼:每天做“腹式呼吸”(吸气时肚子鼓起,呼气时收紧,每次10分钟),能增强膈肌力量,提高肺通气效率。

- 定期体检别忽视:尤其是高危人群,别等出现明显症状才就医。就像我们定期给汽车做保养,肺也需要通过检查及时发现“小故障”,避免拖成“大问题”。

在肺功能室,见过太多因忽视检查而延误治疗的案例,也见证过早期干预后病情逆转的希望。肺功能检查就像一把“尺子”,能帮我们精准丈量呼吸的力量;更像一面“镜子”,照见那些被忽略的健康隐患。

愿每个人都能重视肺功能检查,让这道“隐形盾牌”时刻守护你的呼吸健康——毕竟,能自由畅快地呼吸,才是生命最珍贵的礼物。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