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脊柱是人体的中轴,承担着机体支撑、保护和调控等功能。正常脊柱从正面观看应是一条正直的竖线,从侧面观察则应呈自然的S形曲度,而青少年中一些学生的脊柱逐渐出现偏离正中线的现象即“脊柱侧弯”,不仅影响体态外观,同时会出现胸廓畸形、影响心肺功能,甚至是心理健康障碍。因而如何能够早发现是家长和学校所关心的问题。
认识脊柱侧弯,才能真正重视
脊柱侧弯在医学上指脊柱侧向弯曲超过10度,并常伴有椎体旋转。青少年阶段是发病高峰,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弯”最常见,占比超过八成,常在10岁以上孩子的快速生长期出现。它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内分泌、肌肉力量不平衡等多种因素有关。
之所以要强调早期关注,是因为进入青春期,骨骼还不成熟,生长快,一旦发展为弯曲,往往进展较快。若没有及时发现及早干预,后期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畸形,甚至手术。由此可见,青少年脊柱侧弯不是“站姿不好看”那么回事,而是要引起医学干预的疾病。
生活中观察细节,是早发现的关键
很多家长认为脊柱侧弯一定会伴随明显的疼痛,其实并非如此。大多数青少年在早期并不会感觉到不适,往往是通过体态观察或学校体检才被发现。正因为如此,学会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肩膀高度不一致,当孩子自然站立时,如果发现一侧肩膀明显高于另一侧,或者提书包时总感觉一边滑落,就需要警惕。
第二,双侧腰部曲线不对称,正常情况下,腰部两侧的曲线应当对称。如果一侧出现较深的“腰窝”,另一侧则相对平直,这可能提示脊柱偏斜。
第三,骨盆倾斜,站立时观察髋骨位置,若两侧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或者裤腰总是歪斜,可能与脊柱问题有关。
第四,驼背或胸廓不对称,孩子在弯腰时,一侧背部明显隆起,即所谓的“驼峰征”,是脊柱侧弯的重要体征。
第五,姿势异常,有些孩子习惯性地歪头、斜肩,或在拍照时总感觉站姿不正,这些都可能是潜在信号。
这些体态上的异常,虽然未必一定是脊柱侧弯,但若持续存在,就有必要进行进一步检查。家长的敏感度和观察力,往往决定了能否在早期发现问题。
科学筛查与干预,把握黄金时机
体检(含脊柱常规检查):由医生观察脊柱对称性,通过让患儿做背腰伸屈动作进行检查,主要查后突、前突、偏侧突等,并可用“前屈试验”以发现脊柱侧弯;家长可在家模仿此法进行初步检查,但仍需专业医生判断。
一旦在体检中发现可疑,临床一般安排病人做脊柱全长X线片,进一步明确侧弯的部位、角度。在临床上,Cobb角不仅用于诊断,还可作为严重度的判断指标。对于小于20°的轻度弯曲者,大多通过观察随访及适宜的运动训练可维持现状,防止继续加重。20°~40°者,如孩子尚在生长发育期,可能要采用支具矫形治疗防止继续发展。对大于40°的严重患者,特别是已经影响呼吸、心脏功能或外观畸形者可能需外科手术干预。
除了药物治疗之外,心理治疗也不可少。脊柱侧弯不仅是躯体疾病,而且还会因对外观的不满意,导致孩子出现自卑心理或焦虑情绪。家长、老师应予以理解和关心,鼓励他们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心态。
结语
脊柱侧弯在青少年中并不少见,但由于缺乏疼痛等症状,常常被延误。认识疾病本质、学会观察日常信号并配合医学筛查,是早发现、早干预的关键。挺直的脊柱不仅是健康的象征,也是青少年自信成长的重要支撑。守护脊柱健康,就是守护孩子的未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